太史慈率先開口,眉頭緊皺道:“沮先生,雖說劉備素有賢名,可如今他寄於吾主帳下,並無異常之舉,先生是不是過慮了?”
沮授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將軍們有所不知,劉備行事向來謹慎,他如今隱忍不發,不過是時機未到。
一旦給他可乘之機,必成大患。”
高覽也有些猶豫:“但主公待他不薄,他若真有反心,豈不是忘恩負義?”
沮授冷笑一聲:“在這亂世之中,情義又值幾何?
劉備表麵仁義道德,可是卻心懷天下,野心勃勃為達目的,恐怕不會拘泥於這些小節。”
臧霸聽後,臉色微變:“那依先生之見,吾等該如何應對?”
沮授目光堅定:“密切監視劉備的一舉一動,同時向主公進言,不可對他太過信任。
若有異動,當機立斷,以免養虎為患。”
三人聽後,皆默默點頭,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決定按照沮授的建議行事。
於是沮授當著三位將軍的麵,鋪開紙張,提起筆來,蘸飽墨汁,稍作思考後,便開始奮筆疾書。
他將劉備剛剛對他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寫在信紙上,包括劉備對當前局勢的分析、對未來的規劃以及他對沮授的一些招募的看法和建議。
寫完這些後,沮授並沒有停下筆,而是繼續在信中詳細闡述了他對劉備此人的了解和懷疑。
沮授在信中寫道,劉備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寬厚仁德,但實際上卻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
他善於籠絡人心,身邊聚集了一批忠誠且有才能的追隨者,這使得他的勢力日益壯大。
然而,沮授認為劉備的野心不僅僅局限於目前的地位,他很可能有著更大的圖謀。
沮授擔心主公對劉備過於信任,從而養虎為患。
他提醒主公要對劉備保持警惕,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
同時,沮授也在信中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希望主公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劉備未來可能帶來的威脅。
最後,沮授在信的結尾處表示,具體下一步如何針對劉備,還需要主公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奪。
他相信主公的智慧和決斷力,一定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
沮授寫完了信就派人用信鴿送了出去,此時高覽就說道:“軍師是不是對那劉備太過看中,就以他現在手下的實力來說,怎麼可能對主公帶來威脅呢?”
沮授看著高覽,語重心長道:“高將軍,莫要小瞧了劉備。
如今他雖勢弱,但其人極具人格魅力,能讓武有關羽、張飛、關平、劉封等猛將死心塌地追隨,文有孫乾、簡雍、糜竺等人扶持。
一旦給他機會發展,如蛟龍得水,必成大患。
昔日高祖劉邦起初也勢單力薄,卻能在亂世中崛起,奪得天下。
劉備心懷大誌,若不早做防範,日後主公恐難製他。”
太史慈、臧霸聽後,也紛紛點頭稱是。
高覽聽了沮授這番話,心中一驚,意識到自己確實低估了劉備。
他拱手道:“軍師所言極是,是吾考慮不周。
吾等定當按照軍師所說,密切監視劉備。”
沮授滿意地點點頭:“如此便好,諸位將軍需時刻保持警惕,不可掉以輕心。”
四人又商議了一番監視劉備的具體事宜,這才各自散去,準備去執行自己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