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棟玻璃幕牆建築組成的蜂巢狀群落正將晨光熔成流金,巨型全息投影的“顧氏智腦”ogo懸在六十六米高空。
陳默站在旋轉門前整理袖扣,深灰色三件套西裝剪裁精利如算法模型,左胸彆著枚工牌“ai事業部執行副總陳默”。
“歡迎陳院士團隊蒞臨指導。”陳默與陳院士握手,“顧總臨時要飛蘇黎世簽並購協議,囑咐我務必帶各位看看神經網絡實驗室的最新成果。”
蘇雨煙仰頭望著挑高十二層的中庭,270度環幕數據流如銀河傾瀉。
“陳院士,您的專屬辦公室在a區12層。”陳默刷開智能閘機,“團隊工位安排在神經擬態實驗室隔壁,門禁已錄入各位的生物信息。”
“這是為各位準備的協作空間。”陳默推開霧化玻璃門,日光透過智能調光膜灑在環形工位區。每個工作站都配有32英寸8k觸控屏。
陳院士撫過牆麵的可擦寫玻璃板:“這是……”
“根據您團隊的需求定製的協作係統。”陳默輕觸邊緣按鈕,玻璃板瞬間切換成量子計算機的實時監控界麵,“顧總特彆交代,要還原京大實驗室的白板文化。”
陳默推開頂層觀景台玻璃門時,三千畝高爾夫球場的翡翠波浪撲麵而來。智能灌溉係統正繪製分形水霧圖,何穗張開雙臂深呼吸:“這才是程序員該有的辦公室景觀!”
蘇雨煙的目光卻被護欄吸引,鋼化玻璃表麵蝕刻著顧氏智腦發展史:從2015年的首個語音識彆模塊,到上月剛部署的1000億參數大模型。
經過與主樓相接的空中連廊,團隊被引至研發中心西側的d棟“員工福祉中心”。
陳默掃描虹膜開啟門禁時介紹道:“3到12層為員工專屬單居公寓,顧總要求按性彆分層設計,九層以上是女性專屬區。”
一樓是休閒放鬆區,何穗陷進人體工學按摩椅,腕帶式健康監測環同步顯示壓力指數:“脊柱曲度檢測比三甲醫院還精準,畢業後我要為顧總賣命十年!”她轉頭對蘇雨煙眨眼。
蘇雨煙立於落地窗前,望著外麵振翅的白鷺,將傅景爍發來的山間野花照設為手機壁紙。
電梯升至九樓,虹膜掃描儀亮起柔和的淡金色光暈,走廊香氛係統釋放著雪鬆與柑橘調。
女性休息區內設:
智能更衣艙含紫外線消毒與穿搭推薦係統)
哺乳室配備遠程辦公終端與恒溫冷藏櫃)
生理期護理站內置中醫體質辨識儀與熱敷理療帶)
何穗輕觸護理站的電子屏:“連痛經緩解方案都分濕熱虛寒型,顧氏真是把算法關懷刻進dna了。”
午間步入挑高兩層的員工餐廳,落地窗外,雲岫山蒼翠如黛。
取餐台的全息菜單根據蘇雨煙體檢數據生成推薦:糖醋排骨蛋白質32g)、清炒蘆筍膳食纖維4.5g)、核桃黑豆漿Ω3含量1.2g)。
何穗的餐盤多出份藍莓酸奶,係統提示“緩解每日8小時屏幕用眼疲勞”。
“聽說顧總到這邊辦公都和員工在大廳吃套餐,”何穗咬著吸管感歎,“連廚師團隊都配了營養算法師,這福利吊打投行十條街!”
陳院士端起定製藥膳湯笑道:“這火候算法比我家保姆還精準。”
雲岫山高爾夫球場的果嶺在秋陽中舒展如翡翠綢緞。智能灌溉係統正根據氣象數據調整噴灌範圍,水霧折射出虹彩沒入鬆林。
“陳老要不要試試新到的碳纖維球杆?”陳默示意球童推來輕量化器材,“顧總特意為您備了握把減壓裝置。”七十歲的陳院士接過球杆掂了掂,灰白鬢角隨揮杆動作揚起:“比我在牛津用的那套輕了30,阻尼係數調整得剛好。”
蘇雨煙駐足在發球台旁,望著小白球劃出完美拋物線。
夕陽將雲岫山果嶺染成琥珀色,陳院士的第四杆輕推入洞後,摘下遮陽帽擦了擦額角的薄汗:“老了,五年前這洞還能三杆上果嶺。”
他倚著碳纖維推杆,目光投向正在研究智能球童數據屏的蘇雨煙:“雨煙會打球嗎?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