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仔細看後發現,這兩者的差彆確實很大。
一個屎黃屎黃的,一個鮮綠鮮綠的。
一個臭氣熏天,一個幾乎沒啥臭味,仔細聞的話,還帶有草藥的清香。
“好像是不一樣嘞!不知道這東西做出來的味道咋樣?”
“嘿嘿,小安做的東西難吃不到哪去,等會兒咱們試試就知道了!”
這一大坨一大坨的草藥渣,並不能直接用來涮火鍋。
周安在這些草藥渣裡,加了一大盆清水,並且攪和均勻了。
然後拿出過濾用的紗布,將這盆子裡的混合物給過濾一遍。
將渣子去掉,保留下那一大盆綠色的液體。
這盆綠色的液體,就是牛癟湯,也叫做百草湯。
這一大盆子百草湯一次用不了,周安放了一半在空間裡,等下次再吃。
之所以這麼節儉,是因為這玩意兒真的很難得。
得殺牛的時候才能拿到,而且一頭牛胃裡所含的牛癟,也就隻有四五斤左右。
因此在幾十年後,這牛癟的價格還不便宜呢。
在貴州本地的市場裡麵,一斤牛癟就要五六十塊。
周安端著百草湯來到廚房裡,便開始進一步製作鍋底了。
在鍋裡倒入適量的油,油熱之後加入各種香料。
蔥、薑、蒜、花椒、辣椒、八角、桂皮和香葉等等。
炒出香味之後,將百草湯倒入鍋中,用小火慢慢熬煮。
這百草湯用火一熬,那味道瞬間竄的滿廚房都是。
三弟周剛揉了揉鼻子,問道。
“大哥,這味道咋怪怪的呀?”
周安一邊往鍋中倒入,去腥增香的白酒,一邊回答道。
“這東西聞著怪,但吃著香!等會兒你就知道了,你把那個碗遞給我吧。”
“哎好!”
周剛將旁邊的一個小碗遞了過去,這碗裡裝著黃綠色的液體。
這碗裡的東西是黃牛的膽汁,剛才宰牛的時候,周安就弄了過來。
在熬製牛癟鍋底的時候,必須要將牛膽汁給加進去。
牛膽汁可是好東西,能夠清熱解毒。
加入牛膽汁後,鍋底的味道會更加正宗濃鬱。
在熬製牛癟鍋底的同時,周安順便將食材給處理了。
首先切了一些適合涮火鍋的牛肉,有口感細膩的牛裡脊肉,還有肥瘦相間的牛上腦肉。
全部都切成薄片,看著就安逸極了。
還弄了許多牛內臟,啥牛腸、牛百葉、牛肝和牛心等等。
又洗了一些野菜,到時候涮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