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就是劉健口中的蝦爬子,也就是皮皮蝦。
還有一種就是前兩天,在餐桌上麵吃的蝦,最常見的那種海蝦,學名是對蝦。
在這網兜裡麵,蝦爬子最多,大大小小的都有。
對蝦要少一些,大概隻占總量的三分之一。
劉健顯然是對蝦爬子不太滿意,眉頭都皺了起來。
周安不太理解,蝦爬子這玩意兒多好呀,咋還能不滿意呢!
在幾十年後的水產市場裡,體型很小的蝦爬子,一斤也要賣到30塊左右。
若是個頭不錯的蝦爬子,一斤甚至能賣個百八十塊。
而那種傳統的對蝦,價格反而賣不到這麼貴,一斤的價格在二三十塊左右。
在幾十年後,蝦爬子比對蝦賣的貴,其實是有原因的。
因為蝦爬子很難大規模人工養殖,基本上都是野生捕撈的。
而對蝦的養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市場裡很多對蝦,並不是從海裡捕撈的,而是養殖場裡養的。
周安覺得蝦爬子賣貴一點完全沒問題,畢竟蝦爬子確實好吃呀!
特彆是在春季,帶黃帶膏的蝦爬子,一口下去簡直香到沒邊兒了。
如今到了夏季,雖說蝦爬子沒啥黃了,但依舊很不錯,拿來做椒鹽皮皮蝦,絕對能饞哭小孩!
“小健,這些蝦爬子多好呀,看著就好吃,你咋還不高興呢?”
劉健無奈地搖了搖頭,和他解釋道。
“咱今天撈的海鮮是拿去換工分的,蝦爬子換不了多少工分,還得是這種大蝦換的工分才多!”
在這60年代的海邊,大家更喜歡大個的對蝦。
因為對蝦的肉很多,很適合曬成蝦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集體每年收那麼多蝦,肯定是吃不完的。
大部分都會曬成蝦乾,然後供銷社會進行統一的收購和分配。
雖然這年頭的交通物流,不如幾十年後那麼發達。
但這些蝦乾也會被送往內陸省份,在其他地方的供銷社進行售賣。
劉健拿起一隻皮皮蝦,搖了搖頭直接丟進了海裡。
“這蝦爬子看著是挺漂亮的,不過曬成蝦乾後,壓根沒多少肉,集體上不愛收這玩意兒!而且吃起來也不方便,這殼上有倒刺,吃著紮手又紮嘴,還是這種大蝦吃著比較爽!”
劉健的這番話,周安確實是沒法反駁。
皮皮蝦的身體扁平,有很多關節和硬殼包裹著。
比起同體型的對蝦來說,它的出肉率是很低的。
集體不愛收這玩意兒也正常,畢竟出肉率這麼少。
曬成蝦乾出不了多少肉,反而麻煩的很,因此皮皮蝦在這個年代,不怎麼受歡迎。
周安一邊把皮皮蝦裝起來,一邊說道。
“既然這蝦爬子換不了多少工分,那咱就不送到集體去了,這東西留著吧,中午回去給你們做椒鹽味的,我感覺肯定好吃!”
周安上一世在夜市裡,買過一次椒鹽皮皮蝦,那個味道他至今都還記得呢!
周安敢說隻要是嘗過那味道,就沒人能夠拒絕,當然,海鮮過敏的人除外。
將這網裡的海鮮倒騰乾淨後,劉健又撒了一網下去。
撈上來的這一網,又是皮皮蝦比較多,除了蝦之外,還捕撈上來了幾條魚。
這些魚的個頭都不大,每條都不到一斤。
“這地方的貨不行,咱再往水深的地方劃劃,不然今天的工分肯定掙不夠!”
喜歡打獵捕魚采山貨,養八個弟弟妹妹請大家收藏:()打獵捕魚采山貨,養八個弟弟妹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