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花迷人眼,淺草沒馬蹄,
年輕時,劉清影初識世界,一切都是如此的新鮮無比,
在他的眼睛裡,看見什麼就是什麼,父親曾經告訴他眼前這座隆起高高的,鬱鬱蔥蔥的樹木下麵的土地就叫做山,於是他便認識了山。
母親捧起一股清泉給他看,然後還帶著他去小河邊指著溪流告訴他這是水,水聚在一起便成了小溪,於是,他便認識了水。
在後來的日子裡,山山水水的東西便貫徹了他的整個世界與人生。
山與水相逢,便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水與山相見,便是青山見我應如是。
但問世間天地輪回,誰能逃避得了這人生之中所經曆的山山水水呢?
隨著年齡漸長,經曆的世事漸多,劉清影發現這個世界並不隻是山山水水的事情那麼簡單了,還有諸多人和事,就在這山水之間,
人有生老病死三千疾,事有大小起伏萬千象。
人生爾爾,不過三萬天,一百年太久,隻爭朝夕!
我心向陽,便是晴空萬裡。
我思故我在。
從那以後,童真褪去,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也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
劉清影漸漸發現這個世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經常是黑與白之間來回顛倒,是與非之間混淆無常,
曾經說好的學好數理化就能走遍的全天下,如今也變得寸步難行起來,
山與水之間的界限變得越行越遠,逐漸撲朔迷離。
他漸漸地看不清山水,也分不清哪裡是真的山哪裡才是真的水。
在剛剛進入這個階段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
他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
在這個時候,他看山也感慨,看水也歎息,
他想:也許古代那麼多詩歌就是這般境遇下文人墨客借古諷今,指桑罵槐而出來的!
那每一句詩詞都是一個人的人生經曆,
不然哪有那麼多的共鳴之聲沁人心扉。
這人世間,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載體,
天地萬物皆在我一念之間。
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一個人倘若一直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
曾經的劉清影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他不停地攀登,登泰山而小天下,
逐漸地與人爭強好勝,與人比高低,怎麼做人,如何處世,絞儘腦汁,機關算儘,還是永無滿足的!
因為這個世界好像不如自己想像那麼糟,但也不如自己想像那麼好,就算天下唯我獨尊,那也是孤獨寂寞的。
天地之間,山山水水,也並不是分得那麼清,並非山全是山,水也並非全是水,
而是這山山水水之間相連相離,相互照應,藕斷絲連之間時而形形色色,時而跌宕起伏,時而一馬平川!我們的人生亦不過如此!
天道循環漸進,所有的人和事終究會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中,誰也不能例外,
因為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唯有這江河湖海,山川美景停留在這世間!
人,不過是匆匆過客!
天圓地方,那是古人的天地。
地圓天高,這是今人的探索。
人的生命是短暫而有限的,要到哪裡能夠去尋找永恒和無限呢?
唯有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