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雨來得毫無征兆,像是誰在雲端打翻了銀瓶,細密的雨絲急簌簌地墜落,斜斜打在暖房的玻璃上,發出“沙沙”的輕響。原本映在窗上的朝霞被揉碎了,化作一片朦朧的橘粉光斑,在玻璃上暈開,又隨著雨珠蜿蜒而下,洇出一道道溫柔的水痕。
少年伏在窗邊的木桌上,胳膊肘撐著微涼的桌麵,指尖輕輕觸碰到玻璃上的雨珠,涼意順著指尖蔓延開來。他望著窗外的月季——那是去年春天和父親一起栽下的,此刻正被雨水裹著,墨綠的葉片上綴滿了晶瑩的水珠,層層疊疊的花瓣微微垂著,像被雨淋濕了的裙擺,卻依舊透著倔強的鮮活。妹妹則蹲在暖房深處的藤椅旁,小小的身子幾乎要貼到爺爺的筆記本上。那本深褐色封皮的筆記本已經有些磨損,邊角被歲月磨得發亮,裡麵夾著一遝遝泛黃的照片和畫紙。妹妹的動作格外輕,小手指捏著照片的邊角,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挪到遠離窗沿的乾燥處,生怕潮濕的水汽浸了那些印著時光的畫麵,連呼吸都放得輕輕的,像在守護一件稀世的珍寶。
“彆急,等雨停了,今兒的夕陽啊,保管比往常都要漂亮。”奶奶端著一隻白瓷碗從裡屋走出來,碗裡盛著剛熬好的小米粥,熱氣嫋嫋地升起,在微涼的空氣裡散成一團白霧,帶著穀物特有的清甜香氣。她的腳步有些慢,鬢角的白發又添了些,像落了一層薄薄的霜,卻依舊精神矍鑠,衣襟上彆著一枚磨得發亮的白貝殼——那是二十多年前,一家人去海邊時,爺爺幫她撿的,殼麵上的紋路被歲月摩挲得溫潤光滑,如今成了她隨身的念想,走到哪兒帶到哪兒,像是把當年的海風與夕陽,都彆在了衣襟上。
爺爺坐在藤椅上,身上蓋著一條淺灰色的薄毯,手裡捧著一隻溫熱的紫砂茶杯,杯沿氤氳著淡淡的茶香。他望著窗外的雨簾,目光有些悠遠,像是透過雨幕,看到了許多年前的時光。過了許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帶著歲月沉澱的沙啞,卻格外溫柔:“當年也有這麼一場急雨,下得又快又猛,雨停後,丫頭才這麼點大,紮著兩個小辮子,非要拉著我的手往湖邊跑,說要去撿被雨打落的夕陽,還說要把夕陽裝在玻璃罐裡,帶回家掛在牆上呢。”他抬手比了個小小的弧度,指尖在空中輕輕頓了頓,眼裡盛著化不開的溫柔,像是把當年那個小小的身影,又重新拉回了眼前。
話音剛落,窗外的雨忽然就停了。風像是被誰輕輕推了一把,卷著雨後特有的濕潤空氣湧進暖房,帶著泥土的腥甜、青草的鮮嫩,還有月季花瓣上的清香,一下子填滿了整個屋子。天邊的雲層漸漸被拉開一道縫隙,先是一絲微弱的橘紅色光,像害羞的孩子偷偷探出頭,接著,那光芒越來越亮,越來越寬,像打翻了的胭脂盒,又像熔金般的顏料,一點點染透了厚重的雲層,將半邊天空都染成了溫暖的橘紅。
“雨停啦!夕陽要出來啦!”妹妹最先反應過來,像隻歡快的小鳥,一下子從地上跳起來,小跑到少年身邊,一把拉住他的手,就往院子裡跑。少年被她拉著,腳步也輕快起來,兩人踩著濕漉漉的青石板路,雨水濺到褲腳,留下一圈圈淡淡的水漬,卻絲毫不在意。青石板被雨水衝刷得格外乾淨,泛著溫潤的光,連路邊的野草都顯得格外精神,葉片上的水珠晶瑩剔透,像是綴滿了碎鑽。
跑到湖邊時,恰好趕上夕陽最盛的時刻。天邊的雲層已經被染成了耀眼的金紅,夕陽像一枚被烈火淬煉過的玉盤,從厚重的雲後緩緩升起,邊緣暈著一層柔和的金邊,將湖麵的積水映得波光粼粼。那些積在荷葉上、蘆葦葉上的水珠,此刻都成了小小的棱鏡,每一滴水珠裡都裹著一個小小的夕陽,隨著風輕輕晃動,晃得人眼睛都快要睜不開,卻又舍不得移開目光。遠處的蘆葦蕩被夕陽鍍上了一層金邊,細長的葦葉在風裡輕輕搖晃,像是在為這難得的美景鼓掌。
父親和母親也慢慢走了過來。父親手裡拿著那台用了許多年的相機,鏡頭蓋已經打開,他微微眯著眼,對著天邊的霞光仔細取景,時而往前走兩步,時而往後退幾步,神情專注又溫柔,像是要把這眼前的美景,連同此刻的時光,都一一裝進相機裡。母親則牽著奶奶的手,兩人並肩走在湖邊的木台上。那木台是去年秋天剛換成的防腐木,此刻被雨水打濕,又被夕陽鍍上金邊,連兩人踩在上麵的腳印,都顯得格外溫柔,像是要把這溫暖的痕跡,永遠留在木台上。
“你看那片雲,像不像當年小寶第一次畫的夕陽?圓圓的,還拖著長長的金邊,熱鬨得很。”母親指著天邊一朵蓬鬆的雲,那雲朵被夕陽染成了橘紅色,邊緣拖著一縷縷金色的光帶,像極了少年小時候畫紙上的模樣。她的聲音輕輕的,帶著笑意,目光落在那片雲上,又轉向身邊的奶奶,眼裡滿是溫柔。奶奶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笑著點了點頭,目光慢慢落在湖麵上,輕聲說:“可不是嘛,雨過天晴的夕陽最乾淨了,沒有一點雜色,連風裡都帶著暖融融的氣息,聞著心裡就舒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少年快步走到爺爺身邊,小心翼翼地扶著他的胳膊,慢慢走到木台邊的石凳旁坐下。爺爺望著眼前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揚,眼裡滿是笑意,像是把所有的溫暖都裝進了眼底:“當年丫頭蹲在湖邊,拿著小網兜撈了半天,也沒撈到一點夕陽的影子,還委屈地哭了鼻子,說夕陽躲起來了。如今看來,哪用得著撈啊,這滿湖的光,滿院的暖,還有身邊的你們,都是夕陽啊。”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枚新撿的貝殼——那是前幾天傍晚散步時,在湖邊的沙灘上撿到的,殼麵上還帶著淡淡的水汽,泛著溫潤的光。他將貝殼輕輕遞給妹妹,笑著說:“給,把這個貼在你的畫紙上,雨過天晴的夕陽,該有片亮晶晶的雲才好,這貝殼啊,就當是雲邊上的星星。”
妹妹乖乖地接過來,指尖觸到貝殼上未乾的水汽,涼絲絲的,卻又帶著夕陽的暖意。她忽然拉著少年的手,跑到湖邊的水窪邊,蹲下身,從地上撿起一顆光滑的小石子,輕輕捏在手裡,然後往水窪裡輕輕一拋。“咚”的一聲輕響,水麵上的夕陽瞬間碎成了一圈圈漣漪,橘紅色的光隨著漣漪擴散開來,像一朵盛開的花。可沒過多久,那漣漪漸漸平息,夕陽又重新聚攏起來,依舊是那枚溫暖的玉盤,絲毫沒有受損。“哥,你看!夕陽摔不碎!”妹妹興奮地喊著,小臉上滿是驚喜,眼睛亮晶晶的,像盛著兩團小小的夕陽。少年笑著點頭,伸手幫她拂去發梢上沾著的水珠——那水珠裡映著天邊的夕陽,像一顆落在她發間的小星星,閃著溫柔的光。
一家人都坐在木台上,靜靜地望著夕陽慢慢升高。天邊的顏色也漸漸變得豐富起來,從最初的橘紅,慢慢過渡到金紫,又暈染出淡淡的緋紅,層層疊疊,交相輝映,像一幅流動的油畫,每一秒都在變換著模樣,卻每一秒都美得讓人窒息。風帶著雨後的清涼吹過,拂過每個人的臉頰,帶著蘆葦的清香和湖水的濕潤。蘆葦蕩輕輕搖晃,水珠從葉尖滴落,“嗒”地落在水麵上,濺起的漣漪裡,夕陽依舊明亮,像是永遠不會熄滅的光。偶爾有幾隻飛鳥從天邊掠過,翅膀上沾著淡淡的霞光,連飛過的影子,都帶著暖融融的顏色,在湖麵上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又很快消失不見,卻讓這靜謐的畫麵,多了幾分靈動。
母親從家裡端來一隻青花瓷盤,裡麵盛著剛切好的西瓜。那西瓜是昨天從鎮上買回來的,紅瓤黑籽,果肉飽滿,被夕陽一照,竟像是把天邊的夕陽果肉,都裝進了這瓷盤裡。她將瓷盤放在木台中央,笑著說:“來,都嘗嘗,剛從井裡撈出來的,涼絲絲的,配著這夕陽,正好。”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伸手拿起一塊西瓜,輕輕咬一口,清甜的汁水瞬間在舌尖蔓延開來,混著夕陽的暖意,從舌尖一直甜到心底,連心裡的褶皺,都像是被這清甜與溫暖,一一撫平了。
妹妹一邊吃著西瓜,一邊從口袋裡掏出隨身攜帶的蠟筆和畫紙,趴在木台上,認真地畫了起來。她先用橘紅色的蠟筆,在畫紙上塗滿了雨後天晴的夕陽,又用金黃色的蠟筆,在夕陽邊緣添上一圈圈柔和的金邊。接著,她把爺爺給的貝殼,用膠水小心地貼在雲邊,然後又一筆一筆地添上一家人的身影——爺爺坐在藤椅上,手裡捧著茶杯,臉上帶著溫柔的笑;奶奶牽著妹妹的手,衣襟上彆著那枚熟悉的貝殼;父母並肩站在湖邊,父親舉著相機,母親望著夕陽;少年則站在爺爺身邊,手裡也拿著一塊西瓜,正對著妹妹笑。每個人的臉上都映著淡淡的霞光,笑容格外溫柔,像是要把這此刻的幸福,永遠定格在畫紙上。
夕陽漸漸西斜,天邊的顏色也慢慢變深,從熱烈的緋紅,變成溫柔的橘紅,又從橘紅變成淡淡的淺紫,最後,隻剩下一抹微弱的餘暉,輕輕落在暖房的玻璃上。透過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裡麵的畫紙、爺爺的筆記本,還有奶奶掛在窗邊的貝殼風鈴。那風鈴是前幾天剛串好的,白花花的貝殼串在棉線上,此刻被餘暉映著,泛著淡淡的光,風一吹,便會發出“叮鈴叮鈴”的輕響,像在訴說著溫柔的故事。
爺爺被少年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起身,手裡依舊緊緊握著那本厚厚的筆記本,指尖輕輕摩挲著封皮,像是在撫摸一段段珍貴的時光。筆記本裡,剛剛新添了一張照片——那是父親剛才拍的,照片裡,雨過天晴的湖邊,一家人坐在木台上,望著天邊的夕陽,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笑容裡裹著淡淡的霞光,像是把整個世界的溫暖,都裝進了這一張小小的照片裡。
“雨過天晴的夕陽,果然最美。”爺爺輕聲呢喃著,目光落在一家人的背影上,眼裡滿是欣慰與滿足。少年跟在爺爺身邊,聽著爺爺的話,忽然就明白了——雨過天晴的美,從來都不是因為夕陽有多亮,有多耀眼,而是因為雨後的空氣更清新,每一口呼吸都帶著自然的清香;是因為經曆過短暫的風雨後,一家人依舊能並肩坐在一起,看同一場夕陽,享同一份溫暖;是因為那些被雨水洗過的時光,像被擦亮的貝殼,褪去了所有的雜質,隻留下最純粹的溫柔與幸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往後的歲月裡,暖房的玻璃還會映出無數場雨過天晴的夕陽。春天的雨過後,櫻花花瓣落在霞光裡,粉白與橘紅交織,像一場溫柔的夢境;夏天的雨過後,荷風裹著暖光,荷葉上的水珠映著夕陽,像是滿地的碎鑽;秋天的雨過後,金黃的銀杏葉沾著餘暉,落在青石板上,像是鋪了一層金色的地毯;冬天的雨過後,白雪映著緋紅的夕陽,天地間一片潔白與溫暖,像是童話裡的世界。
爺爺的筆記本會一頁頁增厚,添上新的畫紙——妹妹畫的四季夕陽,少年拍的風景照,還有一家人的合影;奶奶的貝殼會串起新的風鈴,每一枚貝殼都帶著不同的故事,有的來自海邊,有的來自湖邊,有的是孩子們撿來的,每一串風鈴,都是一段時光的見證;少年會帶著妹妹,繼續在雨後天晴的湖邊奔跑,踩著青石板,追著夕陽,把笑聲留在風裡;父母會依舊在花壇邊栽花,看著月季在霞光裡綻放,看著銀杏葉在秋風裡飄落,把日子過成夕陽的模樣。
而那些藏在雨過天晴裡的溫暖,會像夕陽的光,一輩輩傳下去。它會照亮每一個潮濕的日子,驅散所有的陰霾;它會溫暖每一段平凡的時光,讓瑣碎的日子都變得溫柔起來。因為他們始終記得,雨過天晴無限美,不及家人在身旁。夕陽會落,雨水會停,時光會慢慢流逝,但家人的陪伴,永遠是歲月裡最明亮、最溫暖的光,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滿是溫柔與晴朗,直到時光的儘頭,依舊溫暖如初。
落日書簡終章·雨霽長明)
暮色將儘時,天邊的最後一抹餘暉也漸漸淡去,隻在雲層邊緣留下一絲淺淺的橘粉,像被夕陽吻過的痕跡。一家人收拾好東西,沿著湖邊的小路慢慢往回走。少年依舊扶著爺爺,妹妹則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麵,手裡攥著那張剛畫好的夕陽圖,貝殼在畫紙上輕輕晃動,映著暖房透出的燈光,泛著細碎的光。
走到院門口時,妹妹忽然停住腳步,指著暖房的玻璃驚呼:“你們看!玻璃上有夕陽!”眾人抬頭望去,隻見暖房的玻璃上,竟映著一片淡淡的橘紅——原來屋裡的燈亮了,燈光透過貼滿畫紙的玻璃,與天邊殘留的餘暉交織在一起,竟真的像把夕陽搬進了屋裡。那些貼在玻璃上的畫:有少年小時候畫的圓太陽,有妹妹剛貼好貝殼的雨霽夕陽,還有一張泛黃的舊畫,是母親當年蹲在湖邊畫的“撈夕陽圖”,此刻都被燈光映得暖融融的,像一串掛在玻璃上的時光碎片。
奶奶笑著走過去,伸手摸了摸玻璃上的畫痕,指尖觸到微涼的玻璃,卻仿佛觸到了當年的溫度:“可不是嘛,咱們把夕陽藏在暖房裡,往後不管是下雨還是下雪,屋裡都有夕陽的暖了。”說著,她從口袋裡掏出一枚小小的銅鈴,輕輕掛在暖房的門把手上,“這是當年丫頭撿的銅鈴,掛在這兒,風一吹,就像夕陽在跟咱們打招呼呢。”
爺爺坐在院中的藤椅上,看著孩子們圍著暖房嘰嘰喳喳,又望向不遠處的廚房——母親正和父親一起忙碌,廚房裡透出昏黃的燈光,隱約傳來碗筷碰撞的輕響,還有母親哼著的老調子,那調子溫柔舒緩,像夕陽下的湖水,輕輕漫過人心。爺爺翻開筆記本,最新的一頁貼著今天拍的全家福,照片裡的夕陽正盛,每個人的笑容都裹著光。他忽然想起許多年前,自己也是這樣,看著年幼的女兒在院子裡奔跑,如今女兒已成家,孫子孫女也長大了,時光像一場溫柔的雨,落下去,又升起,最終沉澱成滿院的暖。
夜裡,雨又零星下了幾滴,卻很快停了。第二天清晨,少年推開窗,竟看到天邊掛著一輪淡淡的朝陽,與昨日的夕陽格外相似。妹妹也湊過來,指著天邊說:“哥,朝陽和夕陽好像啊,是不是夕陽變成朝陽,又來看我們啦?”少年笑著點頭,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是啊,它舍不得我們,所以換了個樣子,天天陪著我們。”
吃過早飯,一家人又來到湖邊。雨後的湖麵格外平靜,像一麵巨大的鏡子,映著天邊的朝陽,也映著岸邊的蘆葦、木台,還有一家人的身影。父親依舊拿著相機,想要捕捉朝陽的光影,卻發現朝陽下的家人,比朝陽更動人——奶奶牽著妹妹的手,在湖邊撿貝殼;母親和爺爺坐在木台上,輕聲說著話;少年則蹲在水窪邊,幫妹妹把撿到的貝殼洗乾淨,水珠從貝殼上滴落,映著朝陽,像一顆顆小小的太陽。
“哥,你看這顆貝殼,裡麵有朝陽!”妹妹舉著一枚貝殼跑過來,貝殼的內壁泛著珍珠般的光澤,竟真的映著一團小小的朝陽。少年接過貝殼,對著陽光仔細看了看,笑著說:“這是夕陽送給我們的禮物,把朝陽和夕陽都裝在裡麵了。”妹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把貝殼小心翼翼地放進小口袋裡,像珍藏著一件寶貝。
日子就這樣慢慢過著,暖房的玻璃上,不斷添上新的畫紙:春天,妹妹畫了櫻花映夕陽,粉白的花瓣落在橘紅的霞光裡;夏天,少年拍了荷風伴夕陽,碧綠的荷葉托著水珠,映著天邊的暖光;秋天,父母栽的銀杏葉黃了,奶奶把銀杏葉夾在爺爺的筆記本裡,說要讓夕陽也嘗嘗秋天的味道;冬天,雪後初晴,一家人堆了個雪人,妹妹給雪人畫了個小小的夕陽,還把奶奶織的圍巾給雪人圍上,說要讓雪人也暖和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爺爺的筆記本越來越厚,裡麵不僅有照片、畫紙、銀杏葉,還有孩子們寫的小紙條——少年上初中時,在紙條上寫“願夕陽永遠溫暖,家人永遠安康”;妹妹上小學時,用歪歪扭扭的字寫“我愛爺爺奶奶,我愛爸爸媽媽,我愛夕陽”。那些紙條被爺爺仔細地夾在筆記本裡,每一張都帶著孩子氣的真誠,也帶著歲月的溫柔。
奶奶的貝殼風鈴也換了好幾串,最新的一串掛在暖房的窗邊,串著妹妹撿的“朝陽貝殼”,還有少年在海邊撿的海螺。風一吹,風鈴發出“叮鈴叮鈴”的聲響,混著暖房裡的笑聲,落在院子裡,落在湖邊,像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
有一年夏天,少年考上了外地的大學,臨走前的傍晚,一家人又坐在湖邊的木台上看夕陽。那天的夕陽格外美,天邊的雲被染成了金紅,像燃燒的火焰。妹妹拉著少年的手,眼裡滿是不舍:“哥,你去了外地,還能看到這麼美的夕陽嗎?”少年笑著摸了摸她的頭:“能啊,不管我在哪裡,看到夕陽,就像看到你們一樣。而且,我會把外地的夕陽畫下來,寄回家給你們看。”
爺爺從口袋裡掏出那本厚厚的筆記本,遞給少年:“把這個帶上,想我們了,就看看裡麵的夕陽,看看裡麵的故事。記住,不管走多遠,家裡的夕陽永遠為你亮著,家裡的人永遠等著你。”少年接過筆記本,指尖觸到封皮上的溫度,忽然紅了眼眶。那本筆記本,裝著一家人的時光,裝著無數個夕陽,也裝著沉甸甸的牽掛。
少年走後,妹妹每天都會在暖房的玻璃上畫夕陽,畫完後,就站在窗邊,望著遠方,說要讓夕陽把畫帶給哥哥。奶奶則每天都會坐在暖房裡,織毛衣、串貝殼,偶爾翻一翻爺爺的筆記本,嘴角帶著溫柔的笑。父母依舊在花壇邊栽花,看著月季開了又謝,看著銀杏葉黃了又綠,把日子過得像夕陽一樣,平淡卻溫暖。
過年時,少年回來了,還帶回了一疊畫紙——上麵畫著外地的夕陽:有海邊的夕陽,有山頂的夕陽,還有城市裡的夕陽。他把畫紙貼在暖房的玻璃上,和家裡的夕陽畫疊在一起,竟像是把各地的夕陽都聚在了一起,熱鬨又溫暖。
一家人圍坐在暖爐旁,喝著熱薑湯,看著暖房裡的夕陽畫,聽少年講外地的故事。妹妹趴在少年身邊,指著畫紙上的夕陽說:“哥,外地的夕陽和家裡的一樣美,但是沒有家裡的暖。”少年笑著點頭:“是啊,因為家裡的夕陽,有你們啊。”
窗外的雪又下了起來,卻擋不住暖房裡的光。暖房的玻璃上,映著滿室的夕陽畫,也映著一家人的笑容。爺爺望著眼前的景象,輕聲說:“當年我以為,夕陽落了就沒了,後來才知道,夕陽從來沒有落下,它藏在畫紙上,藏在筆記本裡,藏在我們的心裡,藏在一輩輩的陪伴裡。”
奶奶握著爺爺的手,笑著說:“是啊,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夕陽就永遠不會落下,日子就永遠暖烘烘的。”
少年望著窗外的雪,又望著暖房裡的光,忽然明白,所謂的幸福,從來不是轟轟烈烈,而是這樣平平淡淡、細水長流——有家人在側,有夕陽相伴,有歲月可依,有故事可講。那些與夕陽有關的時光,那些藏在光影裡的愛,會像暖房裡的光,永遠明亮;會像奶奶的貝殼風鈴,永遠清脆;會像爺爺的筆記本,永遠厚重。
往後的歲月裡,暖房的玻璃還會映出無數場夕陽,爺爺的筆記本還會添上新的故事,奶奶的貝殼還會串起新的牽掛。少年會帶著妹妹繼續看遍世間的夕陽,父母會依舊在院子裡栽花種草,而他們一家人,會永遠牽著彼此的手,看朝陽升起,看夕陽落下,把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過成夕陽的模樣。
因為他們始終記得,雨過天晴無限美,不及家人在身旁;因為他們始終相信,夕陽會落,時光會老,但家人的愛與陪伴,會像雨後的夕陽,永遠明亮,永遠溫暖,照亮歲歲年年,直到地久天長。
喜歡修仙從高二開始請大家收藏:()修仙從高二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