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曼青出發前,社區裡來了一隊人。
他們都穿著同款的袍子,顏色相近,頭上包著一塊布。
這裝扮,想必是教徒無疑了。
他們在小區裡宣傳教義,逢人便要社民入會。
月姨走過去聽了一會,三位姑娘對教會什麼的不感興趣,隻是在邊上旁觀。
據說這是一個新成立的教派,叫恩濟堂。
他們的會員曾經有各自的信仰,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和觀察,他們相信自己已經來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教會的組織者確定自己是死而複生的人,類似神跡顯現。
但像他這樣的死而複生者,可不止有一個,很多人生前都經受過一些磨難,以為自己必死無疑。
還有的是從戰區來的,眼見著自己的肢體分離,血肉碎成了渣,怎麼可能完好無缺的繼續生存了下來。
這麼多人複生,就算自封神子,一位神總不可能像一條無限繁殖的魷魚或者彆的魚類似的,能誕下幾萬顆種子。
所以他們成立了一個新的教會,自封為神的子民,是為神的信仰存在的。
月姨信這些,可她說這是天堂,他們又不信。
“可有哪一本書,說天堂是這樣的?”
月姨搖搖頭,這些人勸說她入會,說神給了他們一次新的生命,他們會四處宣傳神跡,感恩神的偉大,同時讓社民們互幫互助,在資源缺乏的世界繼續生活下去。
畢竟神不會讓人餓死,但也不會讓人吃飽喝足,過的十分舒服。
“我們的資源並不缺,小區裡的人本可以互幫互助的。”
月姨她們所在的小區,社民人數也就百來個,平時各過各的,可真有了難處,大家相互周濟一些也就過了。
前段時間,大家都沒有很好的利用空間力量,她們就是這麼過的。
月姨將商店還有休息站這些消息透露,仿佛知道這些的人並不多。
“商店在哪裡?”
幾位教徒欣喜若狂,他們有吃的,調味品卻有些匱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若沒有鹽巴,最美味的食物也有些難以入口。
教徒們忙著互幫互助,對鏡城的境況卻不如幾位姑娘知道的多。
而他們是知道食物不缺後,才出來四處活動的。
“那就是說我們隻是生活在一座城裡,並沒有彆的地方了是嗎?”
“我覺得應該還有其他城市,我們這些人隻是其中之一。”有會員道。
“我們在外麵看到過氣泡船,想必有一些交通工具,你們有機會提升空間,空間都可能贈送,或者借一些交通工具也可以四處去看看。”
這個他們知道,不過人多,氣泡船也坐不下。
有工具,有原材料,也有人懂手工技術,假以時日,新的簡易交通工具肯定會被做出來的。
對於彆的資源,生活久了他們自然會知道。
薑曉麗給了教徒們一些鹽,這些白花花的東西,此刻比燦爛的珠寶還要刺眼和絢麗。
“謝謝姑娘們,感謝天神的恩賜,感恩!”
他們想要拿自己的東西交換,不過薑曉麗也知道大家擁有的東西都差不多。
特彆值錢的也沒有,都是生活必需品。
她想想就算了,反正自己得來的也相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