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張羽從包裡,拿出幾本雜誌,打開放在校長麵前:“您看一下這幾篇文章!
是京郵學院這位林琅教授寫的,以後他將作為這家研究室的首席研究員,您覺得他有資格跟您合作嗎?”
緊急被國家征召,來到這裡冒充作者的,自然是張羽的班主任林琅。
從始至終這位班主任,對張羽非常的照顧,有好處自然要照顧自己人,雖然班主任肚子裡腹誹不已,表麵上還需要演戲。
此時此刻的林琅如沐春風:“倒是讓您見笑了,很難入得港大的法眼。如果您不想跟我們合作,我們可以跟科技大學合作的。”
忽然發現,林琅老師有當奸商的潛質,商務洽談最關鍵一點,就是給洽談對象找一個競爭對手。
如此一來就可以肆意妄為的壓價,擠壓對方的期待空間了,天賦異稟啊!
果然,港大校長眼睛亮了:“這這這三篇文章,真的是您寫的?對了,還有剛剛發表的兩篇文章。
這五篇文章加在一起,足以奠定一個國家網絡信息時代的理論基礎了,您有出國學習的經曆嗎?”
業內人士都明白,當下乃至未來若乾年,內地的網絡信息,和移動通信產業都嚴重落後。
還真有,林琅是第一批出國交流學者,不是留學而是出國兩年交流學習,回來之後才有資格提升了副教授。
之所以還任職班主任,就是學校想要提拔他當係的副主任,也許轉年就要再進一步了。
現在有了此次經曆,也許林琅的命運悄然改變:“曾經在七九年出國,兩年前才回國,當時研究的專業並不是這個。
所以我發表的這些論文,沒有任何國外的影子。幾乎都是我們學校集體智慧的結晶,而我呢隻不過是代言人。”
跟張羽不一樣,作為這個時代的學者,一向不喜歡突出個人,一向都是以團隊的形式出現。
比方說那位屠教授,比方說雜交水稻之父,比方說兩彈一星都是這樣子的。
如果突出個人,很有可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年的風可真大呀。
多少人都……港大校長居然站起身整理一下衣衫,然後伸出雙手握住班主任的:“幸會幸會!老朽剛剛的話過分了,我向各位抱歉!
港大願意全力以赴,跟貴方合作籌辦這家實驗室,知識產權可以歸屬實驗室,我們想有署名權就夠了。”
有了張羽發表的那些文章,校長很清楚一件事。這個研究室,早已經走在了世界前沿。
如果沒有清醒的認知,這位校長也就不稱職。看看幾篇論文涉及到的,校長很明智選擇合作。
不隻是為了眼前,更為了港大未來:“至於說專利的使用費,按照市場價完全沒有問題。
隻是我們希望,給港大培訓一批碩士以及博士研究生,這是我們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就這?林琅斜了一眼張羽,後者微不可察的點點頭。既然是合作,就要給對方足夠的好處。
何況恰恰是有了港大學生的參與,才讓這個項目有了堪稱完美的保護色,何樂而不為呢?
林琅連連點頭:“好啊,沒有問題。既然校長這麼有誠意,我們不妨簽署合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