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僑州市一乾領導,大家重新回到了客房。鄭光複呆呆的看著女兒,和自己的寶貝毛腳女婿。
終於還是忍不住問:“張先生,你確定在這邊投資那麼大嗎?值得嗎?”
老爺子還是眼光和格局不行啊,話說回來了,即便是國內的一乾領導乾部。
他們又怎麼可能看到,僑州市土地未來的巨大價值呢?任誰也不敢想象,小漁村未來的高度吧?
從小漁村到位列四大一線城市,僅僅是用了三十年!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就是集中力量乾大事的標杆!
是時候跟老鄭交底了,張羽微微一笑道:“您瞧香港發展到今天,靠的是什麼?
靠的是轉手貿易,本身並沒有拿得出手的產業。他們僅存的工業商業,事實上都嚴重依賴外部。”
可惜很多人都沒看清這一點,還以為憑借國際金融中心,商業中心和旅遊城市的便利。
就能助推彈丸之地,成為亞洲四小龍呢。看看星島那邊繁榮軌跡,就知道沒有過境貿易和物流。
根本無法支撐四小龍的崛起!而香港和星島兩地的崛起。恰恰是跟東方大國複興,有著極為精準的切合。
張羽認真解讀:“他們的產業鏈生態鏈,甚至遠遠趕不上島國那邊,而僑州市背靠大樹好乘涼。
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而且作為橋頭堡。這裡的地皮將來價值,會比香港那邊還要珍貴,現在買到了就是賺到了。”
買到了?馬葳蕤忍不住問:“大羽,你確定他們是賣給咱們的?我怎麼聽到他們說的是租賃呢?”
何婭深深看了一眼張羽:“難不成你想鑽個空子?怎麼可能賣給你呢?我也聽說過一些風聲。
國家要開口子就是要助力,為此國內還有很多反對意見呢,被人斥罵賣國主義了。”
不用何婭告知,僅僅是看到報紙就知道了。八十年代初的媒體宣傳,呈現出忽左忽右變幻莫測的態勢。
說的好聽一點是在爭鳴,事實上卻是在高層。政策的不確定性和搖擺性,意味著改革派和保守派。
任何一方都還沒有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也難怪!東方大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想要修正航道,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小丫頭說啥呢?張羽一笑:“彆忘了,我跟他們說的是,按照香港那邊的標準交易。
香港那邊的土地給我是乾嘛的?是賣而不是租給我,同樣的價格,憑啥我要在這邊租啊?”
嗯?這話聽著不順耳,可是邏輯上講沒毛病。租地跟買地同樣的價格,全世界也沒有這種事兒吧?
已經不隻是不符合商業邏輯,甚至有點坑蒙拐騙了。起碼在當下的僑州市,不可能搞出這樣的交易規則。
那樣會貽笑大方,更是會嚇跑了一堆投資人。即便地價最高的鷹醬和約翰牛,也不可能搞出這麼荒唐的規則。
小張同學淺笑盈盈:“當然他們可以不同意我的提議,那樣我的投資就縮水唄。
從一百億縮水到一億美元又能怎樣?大不了我蓋一套房,給我媳婦兒充當嫁妝,哎喲,彆動手,就是字麵意思。”
沒錯,張羽不是聖母心,也不想當什麼白蓮花。問題是有些機會稍縱即逝,現在國內政策不夠完善。
而在這裡買一塊地皮,鑽國家的空子,想想都讓張羽激動的身心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