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都很幸福的,還何必矯情那些呢?雖然大孫子姓了鄭,不過陳世偉根本不在乎。
兒子說了老二老三都姓陳,還有什麼好說的,一下子多了三個孫子。
你瞧陳世偉樂的嘴都合不攏了,特意把從嘎巴縣帶回來的那種粉玉原石,堆在兩個孩子身邊。
此時陳世偉,哪兒有縣委書記的正兒八經:“你們爹說這是好東西,我就從老百姓手中收購了一些。
反正錢也是你們爹給的,隻是這麼一來當地的粉玉價格飆漲,倒是給老百姓帶來一筆不小的外財。”
真的假的?張羽笑了:“暴漲能漲到哪兒去?現在距離收藏熱還遠的很呢。
畢竟收藏熱是需要全民意識的覺醒,你瞧瞧歐洲也好日韓也罷,看他們走過來的曆程就知道。”
很多事不好解釋,但是可以用學習的借口。沒錯就是學習,不是有摸著鷹醬過河的說法麼?
那麼也可以摸著其他人過河!比方說先行一步的歐洲,比方說後麵的追趕者韓日。
學他們有毛病麼?老祖宗曾經說過不恥下問:“很多事不必創意,隻要照葫蘆畫瓢就可以了。
我也不過是跟人家學的,所以提前搞一些收藏,也算得上是占點小便宜吧。”
對現在的張羽來說,撿漏節省幾十萬甚至上千萬的錢,的確是占點兒小便宜。
甚至已經不屑為之了,他這邊撿人家一個漏,根本不在乎未來多賺的幾十上千萬元。
但是被撿漏的那一位估計能鬱悶死,就像前世那位鑒寶大師,坑了老農民一樣。
你想想那鑒寶大師倒是有吹噓的本錢了,但是那個老農民,卻失去了改變全家命運的機會。
所以張羽對撿漏已經不屑一顧了,他隨隨便便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就能換來多少個漏?
倒是陳世嬌一臉的好奇:“什麼情況跟我說說,你一共花了多少錢收這些石頭?”
不等陳世偉說話,邊上陳炑說了:“這一飯盒一共花了十多萬元呢!
媽媽生氣了,說這東西吃不得喝不得,買來乾嘛?還差點被我當糖塊吃了!”
這話一說,不僅僅是陳世偉和榮麗尷尬,其他人也挺尷尬的。
既然榮麗已經知道,陳世偉是為張羽收購的這些石頭,又何必枉做小人呢?
哈哈!張羽一笑,向何婭點點頭:“給咱爸拿一百萬美元來,這石頭是咱爸幫忙收的。”
沒辦法,家裡的現金不可能全是人民幣,一百萬人民幣那可是十萬張呢。
而一百萬美元也不過一萬張而已,一個包就能裝下了,比儲備人民幣方便多了。
陳世偉一下子漲紅了臉,向兒子一瞪眼:“你當我拿石頭來跟你換錢呢,給我滾犢子!哎喲,你乾什麼?”
張衛紅拎著笤帚疙瘩,一下子就敲在了陳世偉的屁股上,打的陳世偉噌的一下跳到一邊去。
隻聽張衛紅冷聲道:“我們家不差你那十萬八萬百八十萬的,給你你就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