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喪_重生成為末代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章 大喪(2 / 2)

直到1909年11月9日才舉行出殯儀式,慈禧太後才出殯,送葬隊伍極為龐大,走在最前麵的是儀仗隊,有各種旗幟、幡幢等。

靈柩由眾多杠夫抬著,杠夫們經過嚴格訓練,以保證靈柩平穩。沿途有大量的士兵和警察維持秩序,道路兩旁還有許多百姓圍觀。

送葬隊伍達上萬人,抬棺轎夫最多時128人,隊伍從北京紫禁城出發,前往東陵,整個行程耗時4天抵達清東陵普陀峪定東陵。

慈禧太後為了建造這座陵寢,慈禧太後不惜工本,陵寢內的裝飾極儘奢華,無論是牆壁上的雕刻,還是棺槨的製作,都堪稱巧奪天工。

到達東陵後,11月15日,棺槨入葬地宮,隨葬珍寶價值連城如夜明珠、翡翠白菜等)。

經過一係列的儀式,慈禧的靈柩被緩緩放入地宮。地宮內早已按照規製布置好,放置了許多隨葬品。

待靈柩安置妥當後,工匠們封閉了地宮石門,完成了下葬儀式。

此後,守陵人員開始在陵區進行日常的守護和祭祀等工作。

但1928年,孫殿英盜掘定東陵以慈禧太後陵墓為主以及清東陵其他帝後陵墓。

慈禧遺體被拋屍棺外,珍寶洗劫一空。1983年,文物部門清理內棺時發現其遺體保存完好,身高約1.53米,經消毒後重新入殮。

時間上光緒雖先去世,但因陵墓未完工,下葬時間1913年)晚於慈禧1909年)。

慈禧太後葬禮因“先葬皇帝”的祖製被迫推遲一年。兩人陵墓均被盜掘,但慈禧因陪葬品奢華,遭遇更慘重。

淩霄溥儀)在乳母及眾多太監宮女服侍下,於乾清宮祭奠了大行皇帝以及大行聖母皇太後的喪禮,先是教我行跪拜大禮,然後燒紙錢上香。

之後淩霄溥儀)又在靈堂上閱覽了由隆裕太後和攝政王以及眾大臣商議的隨葬品名單,竟是厚厚一本。一雙小手一頁一頁慢慢翻過,隻看記載著

穿戴及覆蓋類

鳳冠:由各種珍寶寶石鑲嵌而成,其上最大的一顆珍珠重約4兩,價值上千萬兩白銀,冠上還另有九顆夜明珠,每顆都有龍眼葡萄大小。

壽衣:包括一件金絲繡串珠的佛袍,兩件繡花串珠的福壽夾襖,共用大珍珠420粒,中珠1000粒,小珠4500粒,還鑲嵌著1135塊紅藍寶石。

織金陀羅尼經被:用明黃緞撚金織成,織有陀羅尼經文2.5萬字,綴有820粒珍珠,價值16萬兩白銀。

網珠被:覆蓋在屍身及陪葬品上,鑲嵌了6000顆珍珠。

棺內陳設類

翡翠荷葉:放在慈禧頭上,重22兩5錢。

碧璽蓮花:放置在慈禧腳下,重36兩8錢,取意“步步生蓮”。

玉藕:藕上長著綠色荷葉,開放著粉紅色蓮花,旁邊還吊著幾顆黑色荸薺。

紅珊瑚樹:此為紅珊瑚中的極品。

佛像法器類

玉佛:18尊,用各種玉石雕刻而成。

蚌佛:18尊,是將鉛或錫製小佛像放入珍珠貝貝殼內,經珍珠液包裹形成。

玲瓏寶塔:羊脂白玉雕成,共13層,分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浮雕有笙、簫等樂器,塔身上有門窗匾額,還刻有金剛力士、佛龕及312尊佛爺。

其他珍寶

翡翠西瓜:兩個,瓜皮翠生生、綠瑩瑩,帶著墨綠條紋,瓜裡黑瓜籽、紅瓜瓤隱約可見。

翡翠白菜: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是慈禧陵寢的稀世珍寶之一。

朝珠:三掛,分彆為珠寶和紅寶石材質。

淩霄凝視慈禧太後那奢靡至極的陪葬品清單,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清王朝腐朽內核的窗戶,滿是沉重與歎息。

那些堆砌如山的奇珍異寶,件件都價值連城。金絲繡滿的壽衣綴滿珍珠寶石,一頂鳳冠上的珍珠便能抵得上千萬兩白銀,還有那數不清的翡翠、珊瑚、玉石雕刻的奇物。

這些陪葬品,不是權力榮耀的象征,而是對民脂民膏瘋狂掠奪的罪證。

當時的清王朝,內憂外患,百姓在水深火熱中掙紮求生。

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敲開了國門,簽訂了一係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巨額賠款讓國家財政搖搖欲墜,底層民眾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而慈禧卻在自己的身後事上如此鋪張,將大量財富深埋地下。

這般奢靡的陪葬,彰顯著封建統治階層的腐朽與墮落。

統治階級無視國家的危機,漠視百姓的苦難,隻知滿足自己的私欲。

清王朝的覆滅,看似是曆史洪流的必然,實則是統治階層自掘墳墓。

慈禧的陪葬品,是清王朝腐朽的墓誌銘,警示著後人,一個政權若背離人民,沉迷享樂,等待它的唯有被時代拋棄的命運。

光緒與慈禧的葬禮如此隆重,但這也成為了大清王朝最後的餘暉。

喜歡重生成為末代皇帝請大家收藏:()重生成為末代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