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灃不經意側眸,便撞進福晉滿溢的笑意裡。燭火跳躍,恰似靈動的精靈,將福晉的臉龐映照得格外柔和,暖橙色的光為福晉勾勒出朦朧又美好的輪廓。
福晉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恰到好處的弧度,恰似一彎弦月,漾出甜美的漣漪。那雙平日裡就滿含柔情的眼眸,此刻更似藏著細碎的星光,盈盈閃爍間,流轉出無儘的歡愉與滿足。
在這靜謐的主院,內室丫鬟收拾床帳的細碎聲仿若塵世最輕柔的呢喃,映襯著屋內兩人的獨處時光。
載灃瞧著福晉這副模樣,一顆心也不自覺地被幸福填滿,此前縈繞心頭的猶豫瞬間消散,隻想趁著這美好的氛圍,與福晉敲定創辦實業與節省開支的規劃。
載灃緩緩傾身,抬手輕輕為福晉捋順耳畔一縷滑落的發絲,動作間儘顯溫柔。隨後,載灃語調舒緩,帶著幾分感慨開口:“福晉,今日瞧你滿臉笑意,本王便知道,溥傑回來,讓你心裡樂開了花。福晉還特意吩咐廚房,準備了這滿桌佳肴,足見福晉對兒女的疼愛。”
說到此處,載灃微微停頓,目光深邃地凝視著福晉,聲音不自覺壓低:“這段時日,王府的處境愈發艱難,本王同你講過,想必福晉也心裡有數。
就拿眼下來說,每添置一件器物,每籌備一場家宴,都要精打細算。長此以往,隻怕難以為繼。”
醇親王福晉臉上的笑意瞬間淡去,眉梢微微蹙起,原本靈動的眼眸蒙上一層淡淡的陰霾。福晉下意識地彆過臉去,手指不自覺地揪緊衣袖,綢緞在指尖下皺成一團。載灃一番話,讓她心底升起一股委屈與不滿,原以為是溫馨的交流,沒想到又繞到節約開支、謀劃出路的話題上。
窗外,晚風拂過樹梢,沙沙作響。載灃深吸一口氣,目光中滿是懇切:“福晉,你肯定也盼著往後的日子,一家人能一直這般團團圓圓,衣食無憂。如今創辦實業,是咱們王府的一條出路。你且靜下心,聽本王細細講講。”
沉默片刻後,醇親王福晉輕啟朱唇,話語裡帶著一絲賭氣與無奈:“王爺既然都這麼說了,妾身還能如何?那就聽聽王爺此番又有何高見,究竟想怎樣。”
說罷,醇親王福晉端起茶盞,卻隻是心不在焉地撥弄著茶葉,熱氣嫋嫋升騰,模糊了她略顯失落的神情。
載灃望著福晉失落的模樣,心中泛起一陣憐惜。載灃微微前傾,放緩語速,語氣中滿是理解:“福晉,本王知道你心裡委屈,從前大清昌盛,王府諸事順遂,福晉你風光無限,要什麼有什麼。每日隻需操持些府中瑣碎雅事,生活愜意又安穩。”
福晉你嫁給本王之前更是軍機大臣的愛女,從來衣食無憂,富貴榮華。哪裡讓你受過委屈?
窗外,風漸漸停歇,屋內的燭火愈發靜謐。載灃深吸一口氣,目光柔和而堅定:“可如今時局大變,王府的境況已大不如前。咱們即便再不願接受,也得直麵現實。
本王跟福晉你提創辦實業,並非故意掃你興致,實在是為王府的將來、為咱們一家人考慮。
本王想著,若能做成此事,往後的日子,不說恢複往昔盛景,起碼能讓王府一家人衣食無憂,孩子們也能平安順遂長大。”
載灃頓了頓,伸手輕輕覆在福晉擱在茶盞旁的手上:“福晉,本王明白轉變艱難,可這也是無奈之舉。咱們夫妻一體,隻有攜手應對,才能熬過這難關。”
福晉垂眸聽著載灃這番話,睫毛微微顫動,心中委屈與不滿悄然褪去。待載灃的手覆上自己的手,瓜爾佳幼蘭似被一股暖流擊中,緩緩抬起頭來。此時,她眼中的陰霾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層薄薄的霧氣,閃爍著柔和的光。
雙唇輕顫,她一時語塞,沉默片刻後,聲音帶著一絲哽咽:“王爺,是妾身小家子氣了。您一心為王府和家人著想,妾身卻還在鬨彆扭。”
說罷,醇親王福晉反手輕輕握住載灃的手,指腹摩挲著他掌心的紋路,“往後,妾身定與您攜手,共渡難關。”
說罷,福晉臉上浮現一抹淺笑,雖帶著幾分歉意,卻滿是釋然,暖黃的燭火為醇親王福晉的臉龐鍍上一層柔和光暈,映出夫妻間相互理解的溫情。
醇親王福晉抬眸,目光追隨著載灃的雙眼,燭火在她眼眸中搖曳,映出一抹探究與關切。福晉輕輕回握載灃的手,語氣舒緩而帶著幾分鄭重:“王爺,既然咱們心意相通,往後攜手並肩。妾身心中便有一事不解,聽聞王爺匆忙策劃此次南下行程,王爺究竟有何想法?是考察合適的實業現況,還是另有盤算?”
說罷,醇親王福晉將身側的茶盞往載灃麵前推了推,讓茶香漫溢開來,語調愈發輕柔:“王爺不妨細細講講,咱們夫妻二人一同參詳,說不定還能想出更好的法子。”
此時的醇親王福晉,眉眼間褪去方才的低落,取而代之的是乾練與篤定,暖黃的燈光勾勒出她認真的輪廓,儘顯夫妻間相互扶持的默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載灃聽聞福晉這番話,心中一暖,順勢握緊福晉的手,眼中滿是興味與思索。“福晉,此番南下,本算是大開眼界。上海碼頭人潮如織,往來貨船數不勝數,洋行、商號鱗次櫛比,街頭巷尾一片繁忙。”
載灃微微前傾,聲音不自覺提高,透著難以掩飾的興奮,“本結識了幾位創辦實業的商賈,他們開辦的工廠,機器日夜轟鳴,生產的布匹、火柴等物,銷往大江南北,利潤十分可觀。”
欲要將此行的所有收獲,與過程講給福晉,難掩載灃的興奮之色。
載灃端起茶盞,輕抿一口,潤了潤嗓子,繼續道:“其中有位姓周的老板,三年前不過是個小作坊主,自建起紡紗廠後,短短時間,資產翻了數倍,不僅購置了豪宅,還送子女留洋深造。
本王實地考察過他們的工廠,分工明確,管理有序,靠著機器生產,效率比咱們傳統工坊高了數十倍。
咱們若能借鑒一二,在京城周邊開辦類似工廠,不愁沒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