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穩步登上裝飾精美的輦車,輦身以朱紅為主色調,雕龍畫鳳,在日光下熠熠生輝。小李子一聲令下,輦夫們步伐整齊,抬著輦車緩緩前行。兩側的太監宮女兩兩並排,形成一條浩浩蕩蕩的隊伍。春日暖陽傾灑,將眾人的影子拉得悠長。
我乘坐轎輦沿著宮道前行,春日的微風裹挾著花香拂麵而來。
皇太後目送我離去的背影,隆裕太後目光久久未曾移開。殿內沉香依舊悠悠縈繞,皇太後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晨光灑在皇額娘身上,映出皇太後眼底的欣慰。
“這孩子,愈發懂事了。”隆裕皇太後輕聲呢喃,話語裡滿是寵溺與驕傲。回想起我剛剛言辭懇切的應答,進退有度的舉止,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對長輩的敬重,對皇室禮儀的恪守。
在處理政務的重壓之下,仍不忘在休沐日前往太妃處請安,這份孝順與用心,讓隆裕皇太後深感慰藉。
“李總管在太後身邊伺候多年,自然明白隆裕皇太後心思,趕忙附和道:“皇上聰慧過人,又心懷孝道,將來必定能帶領皇室再創輝煌,太後娘娘多年的心血,總算是沒有白費。”
隆裕皇太後微微頷首,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是啊,哀家看著皇帝長大,一步步走到如今,如今瞧著皇帝這般懂事,也算是不負祖宗的期望。”
說罷,隆裕皇太後再次望向我離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祈願,願我能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肩負起皇室的未來。
我離去之後,暖閣瞬間安靜下來。隆裕太後長舒一口氣,輕揉發澀的太陽穴,在雕花拔步椅上閉目養神。不多時,隆裕皇太後睜開雙眼,眸中已恢複往日的清明。
這時,宮女們端著早膳魚貫而入,青瓷碗盞裡盛著精致膳食,騰騰熱氣裹挾著食物的香氣彌漫開來。隆裕皇太後不緊不慢地用完早膳,隨後吩咐道:“小李子,帶上內務府最新賬本,陪哀家去庫房巡查一番。”
片刻後,李公公捧著賬本匆匆趕來,恭敬地候在殿外。隆裕皇太後在宮女的攙扶下起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出暖閣。一行人儀駕浩浩蕩蕩穿過層層宮牆,來到內務庫房。庫房外,守庫太監早已跪地迎接,李公公上前,大聲宣讀:“太後親臨,還不速速打開庫門!”
厚重的庫門緩緩打開,一股陳舊氣息撲麵而來。隆裕皇太後踏入庫房,目光敏銳地掃視著四周。架子上擺放著各類物件,金銀器皿在燭火映照下熠熠生輝,綢緞錦帛疊得整整齊齊。
李總管緊跟其後,適時翻開賬本,詳細彙報:“太後,這是最新清查的賬本,玉器共計八百二十件,書畫六百八十幅,金銀器……”
隆裕皇太後一邊聽著彙報,一邊踱步查看,時不時停下,指著某樣物品詢問細節。隆裕皇太後拿起一件翡翠擺件,迎著光亮細細端詳,又問李公公:“這件物件的登記日期與入庫記錄,可都相符?”
李公公忙不迭翻查賬本,確認無誤後如實回稟。巡查持續許久,太後神色凝重,深知這些資產,關乎皇室未來的興衰。
行不多時,一行人轎輦便來到了端康太妃居住的永壽宮殿外。永壽宮朱漆大門緊閉,門前兩隻石獅子威風凜凜。小李子快步上前通報,叩響門環,尖著嗓子喊道:“殿下前來向端康太妃請安!”
隨著一陣“嘎吱”聲,宮門緩緩打開,一位身著素色宮裝的宮女探出頭來,見是朕,慌忙行禮。
我從輦車上下來,整理好衣冠,在眾人的跟隨下步入永壽宮。宮院內,幾株海棠開得正豔,粉色花瓣在微風中輕輕飄落。踏入正殿,檀香嫋嫋,端康太妃正坐在雕花拔步椅上,手持書卷。
見我進來,端康太妃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放下書卷,說道:“本宮的好孩子,好些日子沒見,皇帝竟長這麼高了。”
我快步上前,恭敬地行了個大禮,聲音清朗:“兒臣給太妃娘娘請安,願太妃娘娘福澤深厚,身體康健。此次休沐,特來探望太妃娘娘,讓太妃娘娘知曉兒臣近況。”
端康太妃抬手示意我起身,目光在我身上細細打量,滿是慈愛:“快起來,哀家瞧著,皇帝愈發精神了。”
端康太妃眼眸含笑,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端康太妃臉上投下斑駁光影,襯得神情愈發溫和。
端康太妃放下手中書卷,抬手輕輕拍了拍身旁軟墊,示意我靠近,開口道:“好孩子,本宮從皇太後那兒聽說,皇帝近來讀書極為用功,處理事務也愈發得心應手。”
說著,端康太妃目光上下打量著我,笑意更濃,“瞧瞧,不過些日子未見,皇帝個子又躥高了,身姿愈發挺拔,一舉一動滿是皇家風範。”
端康太妃微微後仰,靠在椅背上,眼神中滿是感慨:“咱們皇室曆經風雨,禮儀規矩絕不可廢。皇帝從小接受皇家教導,一言一行皆代表皇室顏麵。隻要皇帝能恪守禮儀,勤勉向學,將來定能肩負起皇室的重擔,也不負列祖列宗的期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端康太妃頓了頓,語氣愈發柔和:“哀家看著皇帝長大,一直盼著皇帝平安順遂、有所作為。如今見皇帝這般懂事上進,哀家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端康太妃話音落下,暖陽剛好將整個正殿照得亮堂堂。端康太妃溫柔地凝視著我,手緩緩從我頭上放下,語氣裡帶著幾分不舍,卻又透著長輩的體諒:“好孩子,今日與皇帝一番交談,哀家心裡暢快極了。皇帝繁忙,哀家也不多留你。往後可得照顧好自己,有空常來陪哀家說說話。”
說罷,端康太妃轉頭吩咐一旁候著的宮女:“去把哀家前些日子得的貢品拿出來,給皇上嘗嘗。”宮女領命後,匆匆離去,不一會兒便捧著一個精致的木盒回來。端康太妃接過木盒,遞到我麵前:“這是本宮娘家從江南送來的稀罕物件,皇帝帶回去嘗嘗。”
我雙手接過木盒,恭敬地行了個大禮:“多謝太妃關懷,兒臣定不負太妃娘娘的期望。往後得空,兒臣定常來請安。”端康太妃微笑著點點頭,眼中滿是期許:“快去吧。”
我緩緩後退,退出正殿。跨出殿門時,回頭望去,端康太妃仍坐在雕花拔步椅上,目光追隨著我,直到小李子輕聲提醒,我才轉身,小李子接過食盒。在眾人的簇擁下,朝著下一處太妃宮殿走去。
走出永壽宮,春日的微風裹挾著海棠的芬芳,輕輕拂過麵龐。小李子早已指揮眾人備好輦車,我在一眾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登上車輦。轎輦通過青石磚路,一行人儀駕沿著宮道,朝著永和宮行進。
沿途宮牆高聳,琉璃黃瓦在日光下閃耀著金色光芒。禦花園裡,百花爭豔,蝴蝶在花叢間翩翩起舞,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為寂靜的宮廷增添了幾分生機。不多時,便能瞧見永和宮那氣派的宮闕,朱紅色的宮門上裝飾著一排排金色門釘,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轎輦穩穩停在永和宮門前,小李子快步上前,向守門太監通報。永和宮宮門緩緩打開。我整理好衣冠,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宮門。宮院內,幾棵古老的鬆柏觀賞樹鬱鬱蔥蔥。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宮廷的往事。
穿過庭院,步入正殿,殿內香煙繚繞,敬懿太妃正端坐在雕花座椅上,手中撚著一串檀香佛珠。見我進來,敬懿太妃微微起身,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本宮的好孩子,許久未見了”
敬懿皇貴太妃笑意愈發濃烈,眼角的魚尾紋裡都盈滿了歡喜。她忙不迭放下手中撚著的檀香佛珠,雙手向我伸出,熱情地招呼道:“快,到哀家跟前來!”太監宮女見狀,識趣地退到一旁。
我快步走到敬懿太妃跟前,恭敬行禮。敬懿太妃一把拉住我的手,將我上下打量個遍,眼中的喜悅如同春日暖陽般熾熱,“哎呀,瞧瞧,幾日不見,個頭躥這麼高,愈發英姿颯爽,有皇室子弟的風采了!”說著,敬懿太妃輕輕拍了拍我的手背,力道裡滿是寵溺。
“哀家平日裡深居宮中,時常惦記著皇帝,今日皇帝主動來請安,可把哀家樂壞了。”
敬懿太妃拉著我在身旁坐下,絮絮叨叨地問起我的近況,“最近讀書辛不辛苦?吃得好不好?睡得可安穩?”
不等我回答,又自顧自地感慨起來,“皇帝自小就懂事,如今愈發上進,哀家打心眼裡高興。”
我笑意盈盈,目光澄澈又明亮,迎著敬懿太妃關切的眼神,朗聲道:“太妃娘娘,您的心意兒臣心領了。這些日子兒臣一切安好,讀書雖忙碌,卻也樂在其中。”
說話間,頓了頓,又補充道:“今日恰逢休沐,兒臣便想著來給您請安,讓您知曉兒臣近況,免得您掛念。”
語畢,我後退兩步,神色莊重,在光潔的地麵上有條不紊地行起兩跪六叩之禮。雙膝觸地時,發出輕微的悶響,上身始終挺得筆直,雙手伏地,動作行雲流水。每一次叩首,額頭輕觸地麵,儘顯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