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4日的晨光裹著花香滲進太極殿窗戶時,淩霄正握著書籍專心致誌研讀《天演論》裡的主要思想。
太極殿除去一應太監宮女的灑掃之聲,安靜至極。
宣德爐裡的龍涎香燃到第三寸,銅漏壺滴答聲中,小李子輕手輕腳進入內廂房提醒。
“萬歲爺,卯時三刻了645),該去鐘粹宮請早安了。”
少年天子頭也不抬,手指卻已熟練地將《天演論》做好記錄,合上書頁。起身放進書架裡。
“把昨兒特意吩咐禦膳茶房做的藥膳糕點帶上,還有昨兒醇親王爺送的便攜相機帶上。”
淩霄溥儀)起身時瞥見鏡中自己一身正紅色的常服甚是滿意,休沐日並未穿那明黃色的龍袍。
雖然成為了皇帝,但也要有自己的審美。每日都穿明黃色的龍袍或常服都會有審美疲勞。
穿過宮道時,禦花園的孔雀正在堆秀山旁開屏,尾羽上的金翠眼斑在晨露裡明明滅滅。
小李子快走兩步,走到淩霄的鑾駕前。
“昨兒內務府傳來話,神武門內的西醫館牆麵已經粉刷完成,馬佳大人說今日就能掛西洋式玻璃。”
淩霄嗯了聲,目光落在宮牆上新刷的石灰水——那是他堅持要做的消毒措施,惹得老太監們私下裡說“壞了紫禁城的龍脈風水”。
鐘粹宮的銅鶴香爐換了百合香,隆裕太後正坐在暖閣裡撥算盤,月白紗帳無風自動,露出她腕上那串蜜蠟手串。
“皇帝來了。”隆裕太後放下象牙算子,指尖上還沾著賬簿上的金粉。
“昨兒你六叔載洵)也遞了折子說,得知紫禁城皇上與太後主子,有意引進西醫,有對歐洲各國進行訪問之經曆,甚是認同。且西直門外的教會醫院據觀察,治病救人效果甚是不錯。”
“皇額娘,兒臣知道六叔有心了”。
淩霄在黃花梨腳踏上跪安時,注意到太後眼下的青黑淡了些。
“皇額娘的氣色比起前段時日稍好了些,還是要持續注重身體保養。”
“兒臣給皇額娘帶了些藥膳糕點可以嘗嘗。”
淩霄示意小李子打開嵌螺鈿食盒,露出裡麵裹著紅棗的藥膳糕點,“太醫說了,這些藥膳容易消化,不易積食。”
隆裕太後用銀簽子挑起一塊,對著窗子照了照:“透亮得像琥珀。”
她忽然輕笑一聲,“昨兒內務府總管大臣,從養心殿出去後回到內務府,便乾勁十足乾成了諸多哀家與王爺吩咐的事情。”
算盤珠子在隆裕皇太後指間嘩啦啦響,“哀家原以為這奴才為了不得罪人會百般推脫,想不到辦事如此利落。”
淩霄接過宮女遞來的奶子糖粥,舀起一勺吹了吹小心翼翼喝下。
“內務府大臣心裡還是有些為皇室著想,也是忠心之輩平時雖有些軟弱,但隻要主子吩咐的事肯辦就好。”
隆裕太後忽然指著皇帝身後,“那不是昨兒醇親王進宮帶的什麼?移動便攜式相機”
淩霄扭過身子抬頭看了眼,小李子正捧著那台便攜小相機。
淩霄便放下碗,伸手接過相機,便對皇額娘說道。
“是啊,王爺帶回來的這西洋玩意兒甚是精巧,兒臣看過從前老佛爺拍的扮觀音蓮子照片,感覺甚是神奇,能夠將人的影像留存,如此惟妙惟肖。”
從前的照相機子那麼龐大,在的如此小巧。正好兒臣也想用這機子拍出一些事物。
兒臣這才讓小李子隨身攜帶著。
淩霄起身笑著對隆裕皇太後說道,皇額娘可要試一試?切莫嫌棄兒臣的照相手藝技術。
當然不能和老佛爺當年的禦用照相師相比較了。
隆裕太後也是笑嗬嗬的對著溥儀淩霄)說道,你呀你呀!對這些新奇物件兒總是充滿好奇。
昨兒才拿來,皇帝就學會了嗎?
淩霄表示點點頭,這東西很好學的。
淩霄卻見太後擺手:“罷了,皇帝喜歡就好。”
隆裕太後的語氣裡帶著幾分縱容,像春日融雪,化了多年深宮冰寒。
鐘粹宮殿內,鎏金香爐飄著嫋嫋檀香,紫檀木博古架上的青瓷瓶裡插著幾枝白海棠。
隆裕太後斜倚在明黃色緙絲軟枕上。
六歲的淩霄抱著那台銀色鑲邊的便攜式相機,羊皮背帶在他正紅色馬褂上晃來晃去,鏡頭蓋邊緣的金屬泛著冷光。
淩霄起身走上前靠近隆裕皇太後,和皇額娘介紹起了這相機的用法。
“皇額娘您瞧,這銨鈕一按,景兒就鎖在玻璃板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