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初刻1100)
淩霄竭儘自身全力,每每有這些新奇物件兒都用來討好皇額娘,予以排解心情。
淩霄很清楚,自從退位後,皇額娘每日以淚洗麵,自責自己斷送了大清江山愧對列祖列宗。
加上有不少遺老遺少皇親大臣,明裡暗裡的指責皇太後,以至於隆裕皇太後心情憂鬱。
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衝擊和壓力,導致身心疲憊,健康狀況不佳,精神抑鬱,難以排解。
淩霄儘可能的以自己的成長與陪伴,最大限度的達到治療皇太後的效果。
今天經過小半日的陪伴,淩霄看到了皇太後滿臉的笑容與開懷,著實疏散了不少鬱悶的心情。
淩霄便向隆裕皇太後提起有關事務,向太後表明如今皇帝可以擔當大任,處理政務的狀態。
此時宮殿中香爐熏煙嫋嫋,正是一副時光靜好的模樣。
隨即淩霄溥儀)便提到,“皇額娘,兒臣今早來請安時的路上,聽小李子說內務府呈報,用於西洋醫生所用的房屋改造工程已完成大半。”
“說是如今,房屋牆壁皆粉刷一新,今日就要安裝新的窗戶及透明玻璃。”
“兒臣想著今日不若去神武門視察一番,看看內務府改造的工程進度如何了。”
“也好看看那規劃布局是不是跟內務府呈上來的圖紙?是一樣的。更重要的是,兒臣去看看那現場施工的材料都是怎樣的。”
“一來是巡查改造工程進度,二來兒臣還想翻看這改造醫館一項的費用如何?”
隆裕太後放下茶盞,銀匙與碗沿相擊的清響裡,她留意到皇帝眼中跳動的眸光。
"西醫館原來是靠近神武門的房屋。"
她指尖撫過榻邊的纏枝蓮紋靠墊,想著那一處的建築風格,
"皇帝去看看也好,此次改造隻是內部改造,房屋外部的造型繪畫切忌不可亂動。"
但須記住,西洋法子再好,也得合著紫禁城的榫卯走。
這些兒臣知道,當初內務府呈上來的改造圖紙。曾特意吩咐過,保持原有的建築狀態,隻在內部進行區分改造。
並且內務府呈上來的改造圖紙也是詢問過西洋醫生的意見,按照西洋醫療要求劃分改造的格局。
隆裕皇太後看著皇帝做起事情來如此遊刃有餘感到非常的欣慰。
既然皇帝做事考慮的如此充分,去檢查一番也是好的。
但切記以自身安全為首要,若是那改造現場如果有危險,切記不要靠近。
淩霄微笑的點點頭,兒臣知道不會以身犯險,況且隻是巡查一番。改造現場有大量的工匠和太監。
”淩霄忽然轉頭喚道:“小李子,你速去內務府傳營造司王郎中,帶好營造圖紙及工具,到神武門西洋醫館會合。”
“奴才這就吩咐人去通知內務府營造司郎中”小李子躬身領命而出,在宮殿外隨即叫來傳事太監吩咐皇上了的口諭。
“既然如此,皇帝就去吧!”
“兒臣謝過皇額娘。”淩霄向隆裕皇太後行過禮後,向後退去轉身出了鐘粹宮。
待皇帝腳步聲消失在遊廊儘頭,隆裕太後才命人取來新舊不一的賬冊。
獨自一人在店內翻看賬冊,當翡翠鎮紙壓在“內務府支銀”那頁,朱筆批注的“西醫館改建耗銀三百兩”旁,還貼著張泛黃的《房屋改造梁架圖》。
隆裕皇太後用放大鏡細辨西洋玻璃的采購單,忽然發現“單層透明玻璃”項下,竟多了行小字:“由西醫吩咐,特選透光玻璃”。
殿外傳來鴿哨聲,驚起簷角銅鈴。
隆裕太後接著翻開下一本賬冊時,瞥見自己在“皇帝課業用度”欄畫的朱圈,裡頭記著淩霄每個月的筆墨紙硯用度,還有皇帝伴讀們的學習用度。
鎏金鑾駕停在鐘粹宮外,十六名太監垂手候在鑾駕旁。
淩霄由小李子扶著起身邁步坐上鑾駕,任由小李子替他係上披風。
鑾駕起行時,簷角銅鈴隨步輦顛簸輕響。
穿過翊坤宮時,淩霄瞥見廊下老太監在修補彩繪,竹刷蘸著石綠顏料,正往剝落的纏枝蓮紋上填色。
行至神武門內,抬轎太監放緩腳步。
淩霄掀開帷帳,望見舊日的宮殿房屋匾額已覆上塵埃,牆垣新刷的米黃色塗料與朱紅廊柱相映,竟生出奇異的和諧。
目光落在遠處神武門簷角的銅獸上以及眾多成片相連的宮牆。
鑾駕穿過後巷,忽然聽見前頭傳來"哐當"一聲——是小太監抬著工具箱絆倒在青石板上,幾枚鐵釘滾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