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春夏交替之際,午後的陽光籠照著鐘粹宮,鎏金暖爐裡三寸長的龍涎香緩緩吐著青煙。
隆裕太後那玉若凝脂的手掌緊攥著賬冊,蜀錦袖口露出的翡翠鐲子磕在紫檀案幾上,雙目凝視著正在悠閒品茶的皇帝。
一旁的矮幾上,擺著幾本攤開的賬冊,上麵密密麻麻的數字透著不尋常的氣息。
她抬眼看向坐在對首的皇帝溥儀淩霄),皇帝舉止神態沉穩麵容平靜,絲毫沒有了剛才那般焦躁。
隆裕皇太後帶著滿眼的探究與試探。皇帝一個小小的人兒,這神態變化也太快了。
“這內務府官員貪汙一事,你打算如何處置?那些個蠹蟲,啃噬著大清的根基,若不嚴懲,那後果又當如何呢?
"皇帝,你既拿住了內務部官員貪汙的證據和賬冊,有什麼想法,想來也已有定論,想好了再開口。"隆裕太後緩緩開口,鬢角的累絲銜珠步搖微微顫動。
淩霄麵帶沉穩的喝完茶,在案幾上放下茶盞,聽聞皇額娘這般詢問。
淩霄便微微抬頭,目光堅定,對著隆裕皇太後挺直了身子,緩緩吸了一口氣,看著暖閣內的一應擺設物件兒。
淩霄麵帶沉穩,以笑意回應隆裕皇太後的詢問。
皇額娘既然如此說,那兒臣也就說說有關此事的想法,還望皇額娘指正。
淩霄緩緩開口:“皇額娘既詢問,兒臣也說說自己的想法。兒臣覺得如今不宜大動乾戈。”
隆裕太後聽聞,眉頭緊鎖,剛要開口,淩霄抬手示意她聽自己說完。
“這些年來,內務府勢力錯綜複雜,內務府大小官員與皇族親眷皆有關聯。若是貿然改革,大力懲處,恐怕會引發強烈反抗,甚至會影響紫禁城的穩定。”
隆裕太後輕輕歎了口氣,手指輕輕敲擊著矮幾,陷入了沉思。
淩霄伸出手,拿過隆裕皇太後身前的眾多賬本。
在案幾翻開,"皇額娘且看這頁。"
"宣統四月十三,琉璃廠采買8萬塊青磚,實付庫平銀八十兩,采買木材50方,實付庫平銀二十兩。"
皇額娘您看看隻是一個簡單的改造工程,大宗材料采購就需這麼多,和所需數量都對不上。並且以次充好,互相混用。
隆裕太後伸手去撈過賬本,她盯著那行蠅頭小楷,記載的采購詳情。
淩霄接著說道:“兒臣是想拿著這些貪汙的證據拿在手中。這就如同扼住了他們的咽喉。”
“如此才能更加拿捏內務府一眾官員,用以配合咱們對內務府進行改革。”
“隻要那些官員將貪汙的銀子返還就行了。若是不識相,依然我行我素,那麼就該撤職罷官,絕不輕饒。”
隆裕太後微微眯起眼睛,審視著淩霄,審視了許久,才輕輕點了點頭:“皇帝,你能有這般想法,倒讓哀家安心不少。此事宜緩不宜急,你要沉住氣。”
“不過,這證據可要拿捏得死死的,既抓住了這一次貪汙,以此次事件為由進行排查那其他貪汙之事,即可管中窺豹。”
淩霄在一旁笑著說道:“皇額娘聖明,思慮周全。這內務府的水深著呢,咱們慢慢來,定能讓他們把藏在背後的臟東西都給挖出來。”
隆裕皇太後微微頷首:“皇帝所言極是。哀家會讓醇親王載灃配合調查,收集更多的證據。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出手。”
“隻是這過程中,牽扯出的官員王公勳貴,那又當如何?畢竟如今不是從前的大清朝。”
"兒臣正要請皇額娘示下。"淩霄忽然輕笑。
隆裕皇太後卻舒心一笑,看皇帝這樣子,下一步的打算怕是早就想好了。
請皇額娘容稟,自然,這內務府貪汙一事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內務府貪汙的事兒既然開頭查了,那便要查完。
但涉事的官員王公勳貴,自然不能像從前那般砍頭抄家,兒臣想的是隻要是有據可查的該賠付的儘量追回。
並且這些王公勳貴都是自己家的奴才,皇室逼迫太甚也不好,如今民國了不易讓民間對皇室產生大量的負麵新聞。
讓民國百姓誤以為皇室欺壓百姓慣了,如今到了民國依然不知收斂,竟拿這些忠於皇室的舊臣奴才下手。
隆裕太後瞳孔驟縮,皇帝心智竟如此成熟。
又聽淩霄說道,若是內務府查清之後,即可網開一麵,彰顯皇室恩德,又可以此為契機加大對內務府的改革。
兒臣想聘請洋人為幕僚,讓內務府接入西方的管理模式和中式管理模式相結合,共同確定規則。
將內務府程序化,製度化,規範化。
隆裕太後聽聞輕輕擺了擺手:“你能有這份心思與考量,哀家就放心了。”
可要記住,萬事都要小心謹慎,彆讓那些奸佞之臣抓到把柄。咱們這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一步都不能錯。”
此時,鐘翠宮寢殿外吹起了微風,吹得窗戶“哐哐”作響。
而暖閣內,母子二人圍繞著內務府改革一事,悄然謀劃著一場風暴,等待著合適的時機,給那些貪婪的官員牢牢掌握在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隆裕太後在鐘粹宮暖閣一番權衡後,淩霄便開始緊鑼密鼓地布局內務府改革之事。
淩霄深知此事棘手,深知如今內務府勢力錯綜複雜,內務府大小官員與皇族親眷皆有關聯,貿然改革必將引發強烈反抗。
淩霄起身下榻,坐在紫檀書桌前,仔細梳理著手中內務府的賬冊。
陽光燦爛,映照出他嚴肅的麵容。他喚來心腹小李子,低聲吩咐:“去查一查營造司郎中富察明德,看看他在這次改造工程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還有他與內務府其他官員有哪些牽連。”
小李子領命而去,淩霄則在書桌前沉思。
淩霄知道如今的局麵,要打破內務府的僵局,需得找到一個突破口,而這個突破口,就是富察明德。
從此次工程改造一事下手在聯合內務府大臣馬佳紹英,以清查貪汙為由削減大量冗餘人員,方能減輕不少壓力。
未時的銅漏聲裡,淩霄拿著毛筆蘸著朱砂,在《內務府貪腐名錄》上圈出富察明德的名字。
羊毫筆尖懸在"鑲黃旗出身"的標注上,其家族血脈關係,距離主支還是挺遠的。
此時小李子領命出了鐘粹宮,安排了十數人不等前往紫禁城內各個宮殿機構進行打聽。
無論是向後宮各位太妃主子的奴才,私下裡打聽富察明德為人表現是否有勾連?
還是向內務府其同僚探聽富察明德為官做事如何,又或者向工匠小吏進行私下打探。
在內務府內太監並未說明此行對於富察明德有什麼處置目的,隻是隱晦地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富察明德聽聞這些話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他深知,在這紫禁城的高牆深院裡,隱隱有一雙雙眼睛在盯著他,而他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恐怕早已被察覺。
在此壓力之下,富察明德終究還是選擇了妥協。
看著太監依次找尋各位同僚,小吏進行談話。
其中不乏與自己有矛盾的官員。
他獨自一人靜靜的坐在值班房裡,咬著牙,提筆寫下了請罪折子。
折子裡,富察明德言辭懇切地承認了自己在材料采買過程中的錯誤,並表示願意退還贓銀,希望皇上能夠從輕發落。
富察明德更多的是慶幸,皇上此次不過是抓住了一個小辮子,貪汙了那麼十幾兩銀子。
竟然完全沒有察覺,皇上此次隻是借此事為開端深入調查,打算對內務府的官員進行大清洗。
與此同時,淩霄對於富察明德的安排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這時,淩霄思考一番起身走到隆裕太後跟前,在隆裕太後身旁輕聲稟報道:“兒臣有一想法,還請皇額娘詳聽。”
隆裕太後微微側頭,示意同意,輕聲說道:“既有了想法,便說來聽聽。”
淩霄挺胸抬頭,目光沉穩而自信,緩緩說道:“皇額娘,這次富察明德一事,兒臣以為,下次養心殿朝會時,太後娘娘可以就富察明德貪汙之事為契機,將內務府存在的問題一一擺出,在朝會上借題發揮,好好議論一番內務府的人事任命以及財政情況。”
“如此一來,既能讓他們知道朝廷現在對這等貪腐之事絕不容忍,又能給我們改革內務府找到一個合理的切入點。”
隆裕太後微微頷首,抬眸看向淩霄,示意淩霄繼續說下去。
淩霄繼續說道:“如今內務府人浮於事,貪汙之風屢禁不止,根源就在於內務府人員混亂繁雜,財政監管不力消耗朝廷大量銀錢。”
淩霄說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
“這次若咱們可以借機提出裁撤內務府中那些冗餘的人員。”
“裁撤這些冗餘人員,不僅能節省開支,那些屍位素餐之輩必然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