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少地方的田地也存在賬目不清、實際耕種人與登記不符等問題,還是需要借此機會好好清丈一番,方能心中有數。”
載灃微微頷首,繼續往後翻看賬冊。
接下來,便是統計王府現有的存款、黃金珠寶以及古董首飾等資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存款方麵,各類錢莊的存折、票據羅列其中,經過仔細核算,大致有可觀的一筆數目。
黃金珠寶則是按照成色、重量詳細記錄,一顆顆璀璨的寶石、一根根精美的金條,雖未親眼見到實物,但從賬麵上也能感受到這份財富的分量。
古董首飾的記錄更為詳細,每一件都標注了名稱、來源、年代和預估價值。
有祖上流傳下來的稀世珍寶及皇室賞賜,也有曆代王爺收藏的奇珍異品。
載灃看著這些記錄,心中暗自思忖,這些都是王府的底蘊,也是未來應對諸多變故的重要資本。
查看完賬冊,載灃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對賬房先生說道。
“這些產業是王府的根基,必須妥善管理。田地清丈之事要儘快安排下去,務必做到準確無誤。
“至於這些財產的管理,你們也要用心,不可有絲毫懈怠。”
賬房先生連忙應道:“王爺放心,屬下定當儘心儘力,不辜負王爺的信任。”
載灃滿意地點點頭,起身離開了賬房。
載灃得知了廣大皇室宗親的動向打算,但自己身為皇上的親生阿瑪。
也是不能離開京城的,唯有輔助皇帝才行。
幸好皇帝的表現,著實令載灃驚訝萬分。
回想著從前,在朝堂上與百官商議政事,載灃與皇太後皆以皇帝年幼為理由,否認了皇帝關於當時對事物的看法。
隻要求皇帝坐在那張冰冷的龍椅上,聽著看著皇太後與本王處理政務。
是啊!本王未能早些察覺皇上的表現。
如今皇上退位了,沒有了那場權力的迷障,方能看清皇上在應對事物的表現與做法上,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在這動蕩的局勢下,隻有把王府的產業梳理清楚,才能在這風雲變幻的世界中更好地守護家族的尊嚴和利益。
所幸這一切都還為時未晚。
此時載灃想清楚了自己的身份與定位,也結合與皇帝的交談,知道皇室與王府未來應該怎麼發展?才能有一條保障的後路。
頓時心情大好,對於從前的消沉意誌一掃而過。
醇親王載灃和福晉、大女兒用過午膳,愜意地享受著片刻的閒適。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廳的桌椅上,氛圍寧靜而祥和。
用完午膳後,載灃便帶著福晉與大女兒來到了書房。
書房內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四周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
載灃剛在書桌前坐下,準備稍作休息,便聽到管家的聲音從門外傳來:“王爺,又有上海的電報傳來,是兩封。”
載灃微微皺眉,隨即示意管家將電報拿來。
管家快步走到載灃麵前,雙手遞上電報。
載灃接過,一封電報上赫然隻有簡短的兩個字——“遵命”。
他定睛一看,落款人是鄭孝胥。
載灃的眼神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臉上浮現出抑製不住的高興之色。
身旁的管家敏銳地感受到了載灃情緒的變化,不禁也跟著鬆了口氣,心中暗暗思忖,如今王爺對外事是越來越上心了,全然沒有了當初的沉淪之感。
載灃拿著電報,心中思索著鄭孝胥“遵命”二字背後的深意。
還沒等他從這喜悅中回過神來,另一封電報又映入眼簾。
這封是上海榮氏兄弟發來的急報,內容表明已經收到彙款,但同時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入股的合同款項交割單由誰轉交?是用郵局寄往北京,還是另有安排?
載灃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這轉賬單的重要性,關係到此次入股事宜的最終完善。
若讓鄭孝胥代為轉交,可鄭孝胥回北京的歸期尚未確定,萬一他回來晚了,這轉賬單的交付就會耽擱。
而載灃對現目前民國的郵政係統也有所了解,通過急郵方式,隻需兩日便能到達北京,並且在這一時期,郵政係統雖曆經變革,但對於緊急重要文件,還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
載灃反複權衡利弊,最終在心中做出了決定。
他覺得還是讓榮氏兄弟通過郵政將轉賬單寄往北京更為穩妥。
主意已定,載灃連忙吩咐管家:“你去西單電報局拍一封電報回去,就告知榮氏兄弟,讓他們通過郵政寄往北京即可。”
管家恭敬地應了一聲“是”,轉身快步離開書房,朝著西單電報局趕去。
載灃看著管家離去的背影,輕輕舒了口氣,重新拿起那兩封電報,眼中滿是思索。
此時,書房的氛圍又恢複了平靜,隻有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聲,仿佛在為這忙碌的一天增添一絲彆樣的生機。
喜歡重生成為末代皇帝請大家收藏:()重生成為末代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