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西暖閣內,氣氛凝重而微妙。
“皇上近來可好?”載灃的聲音低沉而恭敬。
率先打破這沉寂的氣氛。
淩霄微微點了點頭,神色平靜。
他邁著沉穩的步伐,徑直走向上座,然後緩緩坐下,開口說道:“醇親王免禮。”
那聲音雖不大,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醇親王載灃緩緩坐下,背靠交椅,坐姿沉穩而端莊,看著坐在上首的淩霄溥儀)示意商議之事。
隨後伸手拿起一旁茶幾上的茶盞,茶杯與桌麵輕輕相摩擦,發出細微的聲響。
待淩霄在上首坐定後,看到了醇親王載灃眼神的示意。
淩霄輕輕揮了揮手,淡淡地說道:“所有人都殿外伺候。”
養心殿內服侍的太監宮女們不敢有絲毫遲疑,齊刷刷地退下,將溫暖而又略顯壓抑的空間留給了這對“叔侄”。
待殿門關上,淩霄才緩緩開口說道:“今日請醇親王來此有事相商。隻是在此之前朕有事相問,還望醇親王依實回答。”
淩霄那深邃的眼神緊緊地盯著載灃,仿佛想要看穿自己“親生父親”內心的想法。
載灃聽到這話,心中微微一緊。
他看著眼前這位小皇帝“自己的兒子”如今雖已退位,但那氣場卻不減反增,甚至讓人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載灃微微點頭,開口說道:“皇上詢問,臣一定如實相告。”
淩霄看著載灃點頭,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醇親王如今朕已經退位,您是如何看待當今的天下大勢?”
淩霄這話一出口,載灃心中猛地一驚。
載灃怎麼也沒想到,皇上會突然問出這樣一個問題。
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背後卻似乎隱藏著無數的深意。
載灃心中快速思索著,不知道皇上究竟想要乾什麼。
載灃的眼神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
他微微低頭,沉吟片刻後說道:“皇上明鑒,如今大清雖已退位,但天下大勢依然動蕩不安。”
南方革命黨勢力日益壯大,北方袁世凱掌控北洋軍,各方勢力錯綜複雜。
然而目前局勢,南方眾多勢力雖然服軟,而袁世凱崛起了最終權力。
但這民國的天下並不穩固,袁世凱及其同黨為了鞏固權利,正不擇手段展開行動。
載灃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淩霄溥儀)的神情,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揣摩出一些端倪。
但載灃發現,眼前的小皇帝依舊麵無表情,眼神深邃得如同幽潭一般,讓人捉摸不透。
能明顯的感覺到對麵仿佛是一個成年人。
雖然載灃自己都覺得有些荒唐,但此時此刻對麵的人,做出的表現問答皆不符合常理。
仿佛天下局勢發展皆在皇帝心中有了溝壑。
慢慢的載灃停止了自己的講述,那一雙明亮的眼睛直挺挺的看著淩霄溥儀),仿佛看的是一個陌生人。
養心殿暖閣內,靜謐得隻能聽見兩人的呼吸聲。
淩霄的目光也緊緊鎖住醇親王載灃,看到他先是微微一驚,而後沉思思索的模樣,便知曉他心裡已起了波瀾。
淩霄微微頷首,緩緩說道:“是啊,這近一個月來朕都在思考,關於皇室、大清未來的路。”
朕也常向朕的諸位老師討教紫禁城外的變化,從近幾個月發表的各類報紙文章,朕異能管中窺豹。
說到此處,淩霄微微頓住,眼神中流露出幾分追憶與感慨。
“朕猝然退位後,也有過惶恐不安。那一瞬間,仿佛失去了所有依靠,往昔的尊榮與威嚴如過眼雲煙般消散。”
“然而,朕能感覺到皇太後儘力在安撫朕,她的眼神裡滿是愛護之意,那一份深沉的親情,才讓朕漸漸從惶恐中走了出來。”
淩霄輕輕歎了口氣,繼續說道:“最近想來,大清滅亡是勢不可擋的。”
“這世間的潮流滾滾向前,舊的王朝終究會被新的時代浪潮所淹沒。朕也想通了,不再謀求什麼複辟大清的荒唐想法。”
淩霄直直地盯著載灃,目光中帶著探尋與期待,問道:“不知醇親王也是如此所想?”
醇親王載灃自從卸任攝政王,親眼看見皇帝退位,早已心如死灰。
往昔的權勢與榮耀,在那一刻如夢幻泡影般破碎。
自那以後,他便不再過問朝政大事,對於不少遺老遺少叫嚷著要複辟大清一事,他看得十分淡然。
在他眼中,大清氣數已儘,複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看著眼前小小年紀卻透著非凡沉穩的皇帝,還有這已然逐漸接受現實的態度,以及那番清晰的認知,載灃心中不免疑惑叢生。
載灃思索著,這孩子如今這般通達,究竟是接觸了些什麼思想,才會變得如此。
載灃微微皺眉,心中暗忖,這世道變化太快,這孩子雖退位,但能讓皇室得以延續,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可於這孩子對複辟之事的決絕否定態度,以及言語間流露出的對時代大潮的認知,又著實讓他驚異不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載灃抬眼看著淩霄皇帝),微微張了張嘴,卻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隻覺得心中如有千絲萬縷的思緒纏繞,理不清,道不明。
醇親王載灃微微欠身,目光落在淩霄身上,眼中帶著幾分讚許與感慨,緩緩說道:“皇上能有如此見識,本王對此十分欣慰。”
他略微停頓,目光掃視著殿內的陳設,仿佛在回顧往昔歲月。
略帶傷感的說道,“中外古往今來,能從皇帝位上平安退位者寥寥無幾。”
古有諸多帝王,或因昏庸無道被推翻,或因戰亂失位,大多落得個淒慘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