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親王載灃靜靜地坐在養心殿暖閣的交椅上。
單手中緩緩地扶著腦袋,依靠在椅把上,眉頭微微皺起,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皇帝離去後的養心殿,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暖閣內,淡淡的檀香味在空氣中彌漫,卻無法驅散載灃心頭的凝重。
皇帝那番有理有據的話語,猶如一顆顆重磅炸彈,在載灃的腦海中不斷炸響,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衝擊力。
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銳利的劍,深深地刺入了載灃的心中,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那些曾經被他忽視或者刻意回避的問題。
“袁世凱一係的掌權,難道真的不會長久嗎?”
這個念頭如同鬼魅一般,在載灃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曾經,他以為袁世凱不過是一個權臣,雖有野心,但在皇室的威嚴與眾多忠臣良將的製衡下,其權勢再怎麼膨脹,也不過是暫時的。
曾經在他領導的皇親貴族逼迫下,袁世凱也隻能倉皇逃避,辭官歸隱,以保小命。
哪知?幾年後,南方多地起義頻發,以至朝廷力有不逮。
才讓袁世凱有了可乘之機,借此逐步掌握國家權力。
可如今,皇帝的話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載灃心中那片被陰霾籠罩的角落。
他想起袁世凱在朝堂上的種種作為,那看似謙遜有禮的麵容下,隱藏著的是何等的野心與城府。
載灃的手指不自覺地握緊,指節泛白。
他深知,大清的局勢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已經是共和民國的天下。
曾經堅如磐石的皇權,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被削弱,而那些新興的共和勢力,正如同雨後春筍般崛起。
而袁世凱一係,雖然表麵接納了共和製度,但也是為謀求自身獨裁行事,必引起共和反抗,恐不能長久。
並且袁世凱集團本身也有各種矛盾,如今看似團結,不過是利益相似統一而已。
載灃又回想起皇帝提及的那些關於皇室未來的規劃,那些想要擺脫舊有束縛,與舊臣、遺老遺少分割的決絕。
這一切,在載灃看來,既充滿希望,又危機四伏。
“或許,袁世凱的掌權並非不可動搖。”
載灃在心中默默思索著。
但這想法剛一冒出,便被他自己堅決地否定。
他不能坐視皇室的尊嚴被踐踏,不能讓大清的江山就這樣落入他人之手。
載灃緩緩地抬起頭,望向殿內那高高在上的螭龍造型,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消極避世,必須行動起來,為皇室的未來,為袁世凱一係掌權背後的隱患尋找應對之策。
這責任,如同他身上的千斤重擔,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但這是他作為大清醇親王,作為皇室重要成員的使命。
更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在這寂靜的暖閣內,載灃的沉思愈發深沉。
載灃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必須振作起來,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迎接即將到來的風暴。
既已確定袁世凱不能長時間掌權,那未來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