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後在總管太監李公公的攙扶下,腳步略顯沉重地回到鐘粹宮。
宮女們趕忙上前,熟練地為皇太後卸下頭飾、外衣,攙扶著皇太後坐在榻上。
隆裕皇太後靠在柔軟的錦枕上,微微閉上雙眼,整個人顯得精神不濟,往日那端莊威嚴的神態此刻也被一抹淡淡的萎靡所取代。
房內寂靜無聲,隻有窗外偶爾傳來的風聲,吹動著窗沿,發出輕微的聲響。
隆裕太後的思緒卻如亂麻一般,久久難以平靜。
皇上為何會突然改變對內務府處理的方式?
這可不是她熟悉的那個,事事向她通稟商議拿定主意,決不會輕易更改的小皇帝了。
在她的記憶中,皇上從前處理事務,雖有想法,但大多也會與她商議,聽聽她的意見。
可這次,皇上竟然先提前找了醇親王,而沒有先與她協商,並更改了此前與自己商議的決定。
這讓她的內心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有失落,有不解,更有隱隱的擔憂。
她緩緩睜開雙眼,目光有些空洞地望著眼前的帷幔,心中暗自思忖。
皇上現如今的閱曆和處理事物的態度,斷不至於如此莽撞行事。
一定有必須更改的理由。
是不是在這皇室的深宮之中,發生了什麼她不知道的事情?
還是說,皇上與醇親王商議後,有了什麼新的發現?
亦或是袁世凱等人又暗中做了什麼手腳,讓皇上不得不調整策略?
隆裕太後越想越覺得困惑,她下意識地伸手緊握住身旁的手帕,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知道,此刻的自己不能慌亂,必須冷靜下來,弄清楚這其中的緣由。
雖然她選擇了默認皇帝的做法,但心中那份不安卻如影隨形。
房內光線搖曳,在牆壁上投下晃動的光影。
隆裕太後微微側了側身,靠在軟枕上,眼睛仍盯著帷幔。
腦海裡不斷回放著醇親王與自己的對話,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她深知,這內務府之事,關係到皇室的顏麵和未來,若處理不好,或許會讓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清皇室更加艱難。
過了一會兒,她深吸一口氣,緩緩閉上雙眼,心中默默告訴自己。
“無論這其中有什麼緣由,隻希望皇上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讓大清皇室在這亂局之中,能有一線生機。”
隨著這聲喃喃自語,隆裕太後的情緒稍稍平靜了一些,但她心中的疑惑依舊如同一團迷霧,等待著撥開。
她靜靜地依靠在榻上,在這寂靜的鐘粹宮內,獨自思索著這變故背後的種種可能。
隆裕太後斜倚在榻上,儘管宮女們貼心地為她披上了錦緞薄被,可那一絲倦意卻怎麼也驅趕不走。
思緒如絲線般在腦海中纏繞打結,攪得她心煩意亂。
她輕輕閉上雙眼,腦海裡不斷浮現醇親王述說皇上對內務府之事的處理方式。
皇上那逐漸成熟卻又不失果敢的行事風格,與醇親王那謹慎持重的姿態交織在一起,讓她既擔憂又無奈。
微微歎了口氣,隆裕太後緩緩睜開雙眼,目光落在周圍侍奉的宮女太監身上。
他們個個垂首侍立,不敢發出絲毫聲響,整個鐘粹宮內彌漫著一種壓抑的安靜。
“都下去吧,哀家要歇息小憩一會兒。”
隆裕太後淡漠地吩咐道,聲音雖輕,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宮女太監們齊聲應諾,躬身退下,輕輕掩上房門,將那最後一絲光亮也隔絕在門外。
待眾人退下,房間裡陷入一片寂靜。
隆裕太後轉過身,背對著光線,靜靜地望著窗外那被陽光籠罩的宮牆。
陽光灑在宮牆上,泛起一層輝煌的光暈,讓她的心也跟著蕩起了幾分漣漪。
心中的直覺讓她相信皇帝的判斷與行為,這將會是清皇室逐步崛起的開端。
她在心中暗自盤算著,今晚皇上一定會來請安。
到那時,便是探尋他更改計劃理由的最好時機。
她不能貿然行事,必須在與皇上單獨相處時,從細微之處洞察他的心思,弄清楚這背後的種種緣由。
或許,皇上是在顧慮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
又或許,是醇親王出了什麼新的主意。
她必須在這有限的相處時間裡,從皇上的隻言片語中拚湊出完整的信息。
思緒漸漸沉澱,困意也悄然襲來。
隆裕太後輕輕閉上雙眼,在心底默默叮囑自己。
“今日之事,一定要理個明白,大清這殘局,哀家絕不能任由它就這麼崩塌下去。”
儘管心中仍有諸多疑問和擔憂,但此刻的她,也隻能暫且放下。
等待與皇上今晚的會麵,期望那時能解開心中那團亂麻,找到應對之策。
隨後,她在這威嚴而寂靜的房間裡,漸漸陷入沉睡,隻是在睡夢中,眉頭依舊不自覺地微微皺起,似是仍被那些未解之事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