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文臣官僚,也隻能在這大殿之內無能狂吠。
陳寶琛"豎子安敢!袁世凱竟如此忘恩負義,任由民國官員此番謀奪?怕是他也是其中主謀吧!"
陳寶琛脖頸青筋暴起,胡須因劇烈喘息而簌簌抖動,"簽署的優待條款墨跡未乾,今番竟要剜皇室心頭肉?這與明火執仗的盜蹠何異!"
"豺狼之性!"翰林侍讀學士朱益藩突然踉蹌上前,對著寶座上的皇上,皇太後說道,"民國諸公口口聲聲共和,卻行市井無賴之事!先帝陵寢尚在荒野,竟打起孤兒寡母的主意,天理何在?"他枯瘦的手指指向殿外,渾濁老淚順著溝壑縱橫的麵頰滾落。
滿座文臣群情激憤,編修袁勵準也是開口說道:"想我等食君之祿,必當護君之產!縱使粉身碎骨,也要讓那幫新貴知道,祖宗基業豈容染指!"話音未落,禦史台王廷燮已率先表示:"先帝駕崩未遠,民國便要掘皇根基,吾輩唯有以死明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醜聞流傳以來,馬佳紹英私下接觸了眾位王爺與內務府的諸多官員,明麵上都表現出對此事的憤怒。
一旦談到相關利益,個個都是支支吾吾拿不出對策。如今看著這些王公貴胄與內務府官員的種種表現,真是對此大失所望。
想到這裡,馬佳紹英想起不少內務府官員紛紛找自己求情的場景,都指望自己能夠庇護他們,可自己又能指望誰?
自己還期望在這次朝會上與各位王公官員能商議出對待民國政府的計策。儘量保全內務府的官員以及挽回皇室的顏麵。
確保內務府的權力不被民國政府所染指。從而體現大清在這紫禁城內依舊是獨立自主。
看來真是自己異想天開?內務府官員是什麼貨色自己難道不知道嗎?想來從前自己大概是做錯了,不該一味包庇內務府的官員。
之前自己隻是支持皇太後對內務府進行一番訓斥,希望內務府官員能有所收斂。
可現在應該支持皇太後對內務府進行改革,將這群酒囊飯袋罷黜官職換上一批忠於皇室的官員。
既然自己已經接受鄭孝胥這個漢人進入內務府擔任官職,那乾脆拋棄固有的製度與觀念。將內務府引入漢人臣子擔任官員,這也不失為一條好的計策。
麵對民國政府的施壓與介入,正該合眾人之力以對抗。思考到這裡馬佳紹英便毅然出列。
馬佳紹英扭著身子轉了一圈,看了一眼大殿上的諸位同僚王爺們,後對著寶座上的皇上與皇太後躬身行了一禮,毅然提高聲量說道,諸位同僚,請靜一靜。
勞煩皇上與皇太後收斂心神,平複心情。
一時大殿之內聲音緩緩降低,紛紛看向內務府總管馬佳紹英。
片刻之後,馬佳紹英見諸位同僚,皇上與太後都已平複心情,才開口說道,諸位隻是尚且聽了世續大人的一番陳奏,便如此作態又不能為君分憂,還是我等共同根據此事好好商議一番才是。
況且世續大人所陳奏之事,其中有些詳情諸位同僚還不知曉。
皇太後還望奴才詳稟,對著寶座沉肯說道。
隆裕皇太後泛著微微的哭泣聲,緩緩說道,既然如此,今日朝會紹英便說一說吧,其中還有什麼事?了解清楚其中緣由才好做出決斷。
“稟明皇上、太後,早在六七日之前北京城流言泛起之時,奴才在內務府當值時,便接收到了民國總統府秘書處發來的公函。要求介入內務府的管理,掌控財政審核之權”。
說完馬佳紹英便低下了頭顱,殿內頓時一片死寂。
肅親王善耆猛地抬頭,眼裡閃過一絲詫異。眾多內務府官員臉色煞白,袖子裡的手緊緊的握成拳頭。
馬佳紹英低著頭,卻感覺一道道灼熱的目光刺在背上——是皇太後亦是皇上及諸位王爺同僚。
他不敢抬頭,卻聽見自己聲音發顫地接著道:"此事關乎皇室以及內務府的存亡,更關乎我大清體麵……奴才懇請皇上太後明示,臣等當如何應對?"
話音落下,養心殿外落下嘩嘩啦啦的雨聲,像是要把這座搖搖欲墜的紫禁城,澆個通透。
喜歡重生成為末代皇帝請大家收藏:()重生成為末代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