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朝會終_重生成為末代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4章 朝會終(1 / 2)

“今日商定了如此多的要事,愛卿們不知是否還有要事呈報?”隆裕皇太後坐在寶座上掃視過養心殿內的所有官員後,緩緩開口詢問。

隆裕皇太後見一時間無人作答,便看向醇親王載灃,君臣二人對視一番。

醇親王載灃便點頭示意,上前一步出列,聲音沉穩而清晰道,微臣還有一事啟奏!

“既如此,醇親王便說說吧,還有什麼事兒?”隆裕皇太後滿意的接過話茬兒。

殿內眾人目光彙聚而來,載灃不疾不徐道:“啟稟皇上,皇太後!如今內務府還有許多官職尚有空缺,當務之急,是需要儘快補全。”

醇親王載灃微微抬眼,語帶深意:"此次內務府貪汙案牽連甚廣,若拖延不決,待民國政府借機介入,再以"整頓"為由安插其親信,則內務府權柄旁落,皇室顏麵何存?對皇室及內務府而言隻會得不償失。"

隆裕皇太後聞言,眉頭微蹙,指尖不自覺地摩挲著朝珠。

載灃繼續道:"若此時先行補缺,所選官員既未涉貪腐,又忠於皇室,即便日後民國政府有所動作,內務府亦能早有準備,不致被動。"

醇親王載灃的話說得滴水不漏——補缺不是為了整頓,而是為了防備民國政府。

殿內諸臣心領神會,紛紛點頭。

清流老臣們雖對內務府積弊不滿,但更不願見民國政府染指皇室事務;肅親王善耆等人雖另有盤算,卻也明白此刻必須一致對外。

馬佳紹英看局麵差不多了終於開口,聲音謹慎道:"醇親王所言極是。奴才會擬定一份候選名單,皆經嚴格核查,確保身家清白、忠於皇室,到時再由皇太後決斷。"

隆裕太後緩緩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滿意:"如此布置,甚妥。"

——絕不給民國政府任何可乘之機。

殿內眾人齊聲應和,氣氛罕見地一致。

載灃垂眸,嘴角掠過一絲冷意。

——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

醇親王載灃立於殿中,目光沉穩,聲音雖不高,卻字字清晰:

"皇上、皇太後,如今內務府補缺一事,微臣以為——當不拘一格。"

醇親王載灃環視眾人,語氣堅定:"大清皇室正值生死存亡之際,選才用人,不必拘泥於祖製。除家世清白、忠於皇室之外,未必非要在八旗包衣中挑選。"

殿內霎時一靜。

眾官員都神色微變,不知這醇親王又要搞什麼名堂?

載灃微微抬眸,繼續道:"以本王之見,亦可選用漢人賢才。此舉既能彰顯皇室團結滿、漢、蒙、藏、回各族之胸懷,又可收服人心,廣納賢能,為皇室效力。"

此言一出,清流文臣們紛紛頷首。

他們本就推崇"滿漢一體",如今醇親王主動提出,自然樂見其成。幾位翰林老臣甚至捋須微笑,低聲讚許:"醇親王此言,方顯大清朝氣度!"

諸位帝師也是在一旁點頭稱讚,仿佛內務府能夠任命漢人官員,便能與有榮焉。

而宗社黨一方——肅親王善耆與恭親王溥偉麵色微變,卻終究未出言反駁。

他們心知肚明,此刻若反對,不僅顯得狹隘,更會暴露自己複辟的私心。如今他們正各自私下聯絡任何還有複辟意向的勢力,其中不乏漢人勢力。

更何況,醇親王的提議合情合理,他們若強行阻撓,反倒落人口實。

——隻能沉默。

至於內務府一眾包衣官員,此刻更是噤若寒蟬。他們本就是待罪之身,自身難保,哪還敢對醇親王的提議指手畫腳?

而前內務府大臣世續在一旁聆聽默默思考,始終未發一言,隻是靜靜的看著馬佳紹英與醇親王相繼提出的這些事件。

隆裕太後沉吟片刻,終於緩緩點頭:"醇親王所言極是。既如此,便依此辦理。"

——祖製已破,新局將開。

載灃垂首,掩去眼中一閃而過的銳光。

——這盤棋,終於落下了關鍵一子。

內務府大臣馬佳紹英上前一步,朝醇親王載灃微微拱手,神色鄭重:

"醇親王所言極是,奴才深以為然。值此用人之際,自當廣納賢才,不拘一格。"

馬佳紹英語氣誠懇,目光沉穩,顯然並非敷衍之詞。載灃見狀,唇角微揚,頷首道:"紹英大人能如此顧全大局,實乃皇室之幸。"——兩人互相配合恭維。

兩人短暫寒暄後,載灃話鋒一轉,聲音略沉:"另有一事——湖南布政使鄭孝胥,不日便將抵京城。"

殿內眾人聞言,神色各異。

醇親王載灃繼續道:"此人雖是漢人,卻以遺老自居,從不與民國政府往來。此前隱居滬上,暗中聯絡各地忠貞之士,屢次以電報為皇室獻策。"醇親王載灃略頓了頓,語氣篤定,"其才具過人,忠心可鑒,正堪大用。"

“此次回京,便是全心全意要為皇上,皇太後效力,如今境地可見其對大清仍是忠心耿耿”

馬佳紹英適時接話,據奴才所知:"鄭孝胥在地方任職時,政績斐然,確有實乾之才。如今回京效力,正是雪中送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醇親王載灃點頭:"微臣擬薦其任廣儲司郎中,協理內務府事務,為皇上、太後分憂。"

馬佳紹英毫不猶豫:"奴才附議。廣儲司掌管庫藏出納,需精明強乾之人。鄭孝胥精於籌算,又通曉新政,必能助內務府革除積弊。"

兩人一唱一和,將此事敲定。清流老臣們雖對"漢官入內務府"略感詫異,但鄭孝胥的遺老身份與政績擺在那裡,倒也無人反對。

肅親王善耆冷眼旁觀,心中暗嗤——什麼遺老?不過是個見風使舵的文人!但他此刻正暗中聯絡日本在東北的勢力駐軍,不想過多插手內務府人事,隻得沉默。

隆裕皇太後輕撫翡翠念珠,緩緩道:"既醇親王與紹英皆認可此人,便依醇親王所奏。"

——棋局再落一子。醇親王載灃垂眸,掩去眼底的深意。

——鄭孝胥入京,這潭水,該攪得更渾了。

“那奴才在此次內務府官員增補候選名單中,除卻八旗包衣之外,將額外從漢人中選取忠於大清的遺老舊臣。”馬佳紹英躬身回應了隆裕皇太後。

之後馬佳紹英便緩步走向殿側,從筆帖式手中接過兩份墨跡未乾的文書,指尖在紙麵上輕輕摩挲,逐字審閱。確認無誤後,他雙手捧起,行至禦前,躬身呈遞。

"皇上、皇太後,兩份關照文書已擬妥,請禦覽。"

總管大太監小李子碎步上前,接過文書,轉呈禦案。

淩霄接過第一份,目光掃過——

「為申明內務府整頓事」


最新小说: 擺爛女配在線作死,瘋批反派破防了 暴烈掠奪 隋末悍卒,一柄橫刀壓大唐 注定好的路:拉我入局也沒用 燼滅神尊 九州鼎 陰陽獵詭人 打印機裡的老街秘事 青雲寨 大宋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