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的會談結束後,內務府的官員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宮門,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不一而同的凝重表情。
他們或低頭沉思,或側目觀察,卻都默契地保持著沉默。
回想著那扇朱紅的大門在身後緩緩關閉時,將一場足以改變所有人命運的密談隔絕在了內外。
"諸位大人......"一位滿麵愁容的老官忍不住開口,聲音卻細若蚊蠅。
"噤聲!"一旁的上官猛地回頭,眼神銳利如刀,"回去再說!莫做如此狀態。"
"大人們自有計較,輪不到咱們置喙。"
霎時間,原本就壓抑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官員們各自散開,卻都不約而同地放慢了腳步,時不時回頭張望。
內務府總管大臣馬佳紹英的身影早已離去,但那壓抑的氣氛,似乎還在每個人心頭盤旋。
隆裕皇太後坐在養心殿的東暖閣裡,此刻還心有餘悸,麵對與袁世凱的談判還心懷忐忑,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的邊緣。
而侍候在殿內的一眾太監噤若寒蟬。
內務府值房內,往日裡總是人聲鼎沸的大廳此刻安靜得可怕。
官員們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卻都低著頭,避免與他人的目光相接。偶爾有人咳嗽兩聲,也會引來周圍幾道緊張的視線。
"馬佳大人還沒回來?"一位司官小聲問道。
"噓!"旁邊的同僚立即製止,"大人們自有安排,咱們......咱們等著就是。"
"況且不過是陪同醇親王接見幾個西洋醫生。"
角落裡,幾個心腹官員聚在一起,神色慌張地低語著。他們時而看看緊閉的正門,時而瞥向窗外來往的太監,每個人的手指都在不自覺地敲打著桌麵。
"如今這般情形......這次怕是動真格的......"
"彆胡說!"
爭吵聲戛然而止,因為所有人都聽到了門外傳來的腳步聲。眾人立刻正襟危坐,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但當進來的隻是送茶水的太監時,又都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隨即又因為這明顯的如釋重負而感到羞愧。
整個紫禁城仿佛被一層無形的陰霾籠罩。往日裡在宮牆間穿梭自如的太監宮女們,此刻都放輕了腳步;巡邏的侍衛們也比往常更加警覺,時不時投來警惕的目光。
在乾清宮前的廣場上,幾隻麻雀落在金磚地上覓食,卻不見平日裡嬉戲的太監們驅趕。
遠處的乾清宮在暮色中顯得格外莊嚴,卻也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肅殺之氣。
"聽說......總管大臣下令內務府要裁撤不少人......"
"噓!彆說了!"
這樣的竊竊私語在不少宮女太監處都能聽到,卻又在有人靠近時立刻消散。整個紫禁城就像一鍋即將沸騰的水,表麵平靜,底下卻暗流洶湧。
內務府的值房裡燭火漸漸亮起。幾位高級官員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卻都沉默不語。桌上攤開的賬本無人翻閱,茶水早已涼透。
"馬佳大人怎麼......"一位司官終於忍不住開口,聲音沙啞。
話音未落,門外傳來了熟悉的腳步聲。眾人立刻起身,卻在看到來人時又都愣住了——派去打聽的心腹太監。
"可有什麼重要消息?"
"諸位大人,"來人微微鞠躬,聲音低沉,"馬佳大人與醇親王已各自離宮,並未向左右透露半分會談結果。"
這句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一圈圈漣漪。
官員們麵麵相覷,眼中寫滿了焦慮與不安,都隱約的察覺到了什麼。
"都聯想到皇太後送彆袁世凱離宮時的場景,想來皇太後對於商談結果不甚滿意。"
"袁世凱啊袁世凱..."隆裕皇太後對著銅鏡中自己蒼白卻端莊的麵容輕聲呢喃,鏡中倒映出今日隱約可見袁世凱儀仗隊緩緩離去的場景。
今日會麵時,這位民國大總統承諾保留皇室優待條件,幫助皇室在內務府樹立權威使之聽從皇室指令,但卻要求皇室妥協民國政府對內務府進行"財務審查改革"。
隆裕太後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她知道,這是袁世凱借機削弱皇室在內務府權力的第一步。
"醇親王,你看這公文。"次日乾清宮內,隆裕將一疊蓋著民國政府大印的文件推到醇親王麵前,"袁項城要派他的心腹進駐紫禁城。"
隆裕故意提高聲調,好讓門外候著的太監們聽得真切,"這...這如何使得?"
醇親王載灃接過文件,眉頭緊鎖:"太後娘娘,這是公然乾涉我大清內政!當真一點轉圜的餘地都不留嗎?"
載灃故意將"大清"二字咬得極重,眼神卻悄悄瞥向站在一旁的馬佳紹英——這位現任內務府總管大臣正低頭記錄,嘴角卻浮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哀家豈能不知?"隆裕突然拍案而起,驚得廊下的太監踉蹌後退,"可那袁總統說...說若不從,就要削減皇室經費!"眼中瞬間湧上淚水,"祖宗基業,難道要斷送在哀家手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佳紹英適時上前一步:"啟稟太後,奴才以為,不妨先讓民國官員進駐。奴才已擬好名單,那些貪墨之徒..."他壓低聲音,"正好借刀殺人。"
紫禁城內務府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
袁世凱同隆裕皇太後商談後,回到中南海大總統府,第二日便以民國大總統的名義派遣民國政府官員代表進駐紫禁城並發行文——正是袁世凱的心腹、總統府秘書廳秘書阮忠樞。
他身著筆挺的西裝,鼻梁上架著金絲眼鏡,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內務府朱紅的大門。
另外還有十幾名身著製服的民國官員陪同特派員阮忠樞協助工作。他們身後跟著一隊荷槍實彈的士兵,氣勢洶洶地跟在身後,整個皇城為之震動。
"阮大人,這邊請。"內務府太監王有全弓著腰迎上前,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他早已接到馬佳大人的指令:這位袁總統的"屠夫",今日要做什麼全力配合。
阮忠樞在內務府值房落座後。
"阮大人!"醇親王載灃聞訊趕來,假意擋在阮忠樞麵前質問,"這內務府乃祖宗家法所係,如今更是心係皇室生存根基,爾等是否太過莽撞?"他的聲音慷慨激昂,卻悄悄給身後的馬佳紹英遞了個眼色。
三人目光交彙的瞬間,無需多言便已心領神會——一個要借機掌控皇室財務審查之權,一個要清理蛀蟲保住皇室根基,進行妥協。
"阮大人遠道而來,辛苦了。"載灃拱手問好,語氣中帶著恰到好處的謙卑,"內務府事務繁雜,還望阮大人多多指點。"
阮忠樞放下茶盞,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載灃王爺客氣了。大總統特命在下協助整頓內務府,還望王爺多多配合。"
他故意加重"協助"二字,眼神卻銳利地掃過載灃身後的內務府官員們——那些人個個麵如土色,手足無措。
"那是自然。"載灃微微頷首,隨即話鋒一轉,"隻是內務府向來事務繁瑣,其中難免有些......"他故意拖長音調,看向阮忠樞,"誤會。"
"誤會?"阮忠樞冷笑一聲,從公文包中取出一疊賬本,"那這些賬目上的"誤會",王爺可要給在下一個解釋。"
阮忠樞甚至在內務府內前大聲嗬斥:"內務府曆年虧空究竟幾何?今日必須交代清楚!"
阮忠樞翻開其中一頁,"廣儲司去年采購的禦用瓷器,為何比市場價高出三成?會計司的銀庫流水,又為何少了二十萬兩?"
"其中還有多處賬目詳情,需要在下一一複述嗎?"
滿座內務府官員頓時嘩然。
廣儲司官員驚訝於民國政府竟然了解其中賬目詳情,不由的狐疑究竟是從哪裡泄露的?
載灃卻故作驚訝地瞪大眼睛:"竟有此事?阮秘書,這......"
"王爺不必驚慌。"阮忠樞合上文件,目光如炬,"大總統的意思是,要徹查到底。那些貪墨之徒,一個都跑不掉!"
"一定還皇室一個體麵。"
馬佳紹英會意,立即捧出一疊內務府自有賬冊:"這是近年來的收支記錄,若有差錯,自當由內務府自行查處。"
載灃麵露難色,"有些賬目涉及宮闈秘事,還望阮大人海涵。"
"少跟我來這套!"阮忠樞上前一把奪過賬冊,"本官奉大總統之命,就是要查個水落石出!"他翻開賬冊,厲聲道:"查查著這銀子流向了何處?"
"王爺與皇太後也可與民國政府得到的賬冊明細對比一番之後,在下結論,是否需要民國政府的協助?"
在接下來的三天裡,紫禁城在內務府之事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權力博弈:
隆裕皇太後則每日以淚洗麵,在接待遺老遺少時不斷重複:"哀家何嘗不想保全祖宗基業?奈何袁世凱逼人太甚...在官員麵前表現的如此軟弱。"
明麵上阮忠樞以"民國政府特派員"身份,強勢接管了內務府的財政大權。他親自坐鎮廣儲司,將賬冊堆積如山的案幾拍得啪啪作響:"這些賬目,必須重新核算!"
同時將內務府涉事官員一律限製出北京城,而反應強烈的高官當場羈押,隨著查封庫房時搜出價值連城的珍寶;
"阮大人,這......"內務府主事顫顫巍巍地遞上一張銀票,"一點心意,還望大人高抬貴手......"
"放肆!"阮忠樞猛地拍案而起,"在本官麵前還敢行賄?來人,把這個貪官給我押下去!"他故意提高聲調,好讓門外候著的太監和官員們都聽得清清楚楚。
暗地裡:馬佳紹英早已準備好"貪腐證據",精準指向那些互相勾結的頑固派;
載灃適時出現,故作焦急地勸阻:"阮大人息怒!這......這畢竟是我大清的內務府,還望大人給個麵子......"
"載灃王爺,您這是要包庇貪官嗎?"阮忠樞冷冷地看向載灃,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默契,"大總統可是特意交代,在下要秉公執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載灃連連擺手:"不敢不敢!隻是......隻是這內務府向來複雜,還望阮大人手下留情......"
阮忠樞拿著這些貪腐證據,質問著馬佳紹英。
"身為內務府總管大臣,就是這樣處理貪汙案件嗎?如何能夠還皇室一個體麵?″
"做為內務府最高長官,也是有心包庇嗎?對於貪汙的官員就處理這麼幾個就夠了嗎?還不罷免官職,追回貪汙贓款。"
"這一切都是與皇太後商定的,特派員有所不滿,儘可去尋皇太後。"
"這是自然,不過在下當遵循大總統的指示,徹查內務府貪汙一案維護大清皇室的顏麵。"
內務府一眾官員們見狀,頓時亂作一團,民國政府這是要動真格了。
總管大臣馬佳紹英強作鎮定,迎上前去:"阮大人,這是......"
"馬佳大人,奉大總統令,特來協助整頓內務府,您最好還是配合,否則最後有什麼後果在下也不能保證。"阮忠樞冷冷地打斷他,隨即從公文包中取出一疊文件,"這是需要重新懲處的貪汙官員名單,以及審查方案。"
馬佳紹英接過文件,臉色瞬間煞白。
文件上赫然列著內務府下轄七司三院各部主事等大小高官的名字,甚至還包括他自己的親信。
更令他震驚的是,阮忠樞竟然提出要引進民國的司法係統,對內務府官員進行審查。
"這......這如何使得?"馬佳紹英急忙上前,"內務府自有慎刑司,曆來犯罪......自有審查法度"
"慎刑司?"阮忠樞冷笑一聲,"馬佳大人,大總統說了,內務府的慎刑司代表的是封建專製,現如今已是民主共和時代。"
"慎刑司已經無法公正處理此事。從今日起,內務府的貪汙案件,一律由民國司法係統審查。"
話音未落,幾名士兵已經上前,將內務府部分官員看管起來。
掌儀司郎中嚇得麵如土色,連連求饒:"阮大人,饒命啊!我......我願意退贓!"
內務府官員們頓時炸開了鍋。
有人上前求情,有人憤怒抗議,有人則悄悄溜走。
馬佳紹英被晾在一邊,臉色鐵青。他轉向阮忠樞,低聲道:"阮大人,這......這恐怕不妥吧?"
阮忠樞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馬佳大人,這是大總統的命令。你若不服,可以去見袁大總統。"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內務府。
官員們紛紛感到壓力倍增,有的嚇得癱坐在地,有的則四處奔走求救。
前內務府總管大臣世續的府邸,往日裡是內務府官員們趨之若鶩的熱鬨之地,如今卻成了他們惶惶不安的求救之所。
這日,府門外車馬喧囂,一群內務府官員滿臉驚恐、神色慌張地聚集在門口,不顧往日的體麵,爭先恐後地想要見到世續。
世續坐在會客廳裡,透過雕花的門戶,將外麵官員們的窘態儘收眼底。
世續看著這群平日裡趾高氣揚的官員,如今卻像一群喪家之犬,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嘲諷。
他輕輕放下手中的茶盞,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世續手中的茶盞微微冒著熱氣,卻久久未飲一口。茶水映照著他複雜的心境,他知道,內務府的這場風波,遠沒有表麵上那麼簡單。
自從袁世凱與皇室達成秘密協定後,他便已看清了這其中的門道——這看似激烈的內務府改革,不過是皇室與袁世凱之間的一場政治表演,而內務府的官員們,不過是這場戲裡的可憐配角。
"世續大人,您看這該如何是好?"門外傳來小心翼翼的詢問聲,是內務府的一位官員,滿臉焦急地站在門外。
世續放下茶盞,緩緩起身,走到門口,看著這位往日裡趾高氣揚的官員如今卻像一隻驚弓之鳥,心中不禁暗歎一聲。
“讓他們都進來吧。”他淡淡地說道。
官員們匆匆走進房間,撲通一聲跪下,連連磕頭:"世續大人,求您救救我們吧!那阮忠樞要引進民國司法係統,說要審查我們,這......這如何使得?我們都是大清的臣子啊!"
世續皺著眉頭,歎了口氣:"我何嘗不知?但阮忠樞背後是袁世凱,如今已是民國大總統,咱們......哪有抗衡,拚死一搏的力量。"
隻聽著眾人口中不斷喊著“世續大人,救命啊”
“世續大人,您一定要幫幫我們”。
會客廳裡,內務府的官員們早已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