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太陽徹底掛起時,司空府前,也站著不少人影。
因大門緊閉,來訪者入門不得,因而耐心儘失,指著門破口大罵。
——司徒門前,不斷有人騎馬至,為府內人通報周徹距城位置。
等到辰時末,府內的人突然躁動起來。
“來了來了!人要到城門口了!”
隨著這一聲喊,府內的人像是螞蟻爬出了窩。
先是拉成一條線,繼而成團出動……最後全城被帶動,蜂擁向城門口!
等到檻車到了城門口時,雒京——這座當今世上最大的城池外,已被人群擠滿!
周漢按劍,虎步人群中,目中殺意吞吐。
魏仲文領衙役甚眾,巡於城樓頂,目如鷹視,緊盯城前。
這些日子,辱罵盧晃者極多,但直接找上魏仲文的人卻很少。
魏仲文身為地方長官,坐鎮雒京重地,又是武人出身,最重的標簽是他手裡的暴力衙役。
你借著大勢罵三公,三公搞你程序多,也比較丟份,最重要的是會惹了罵名。
但魏仲文這樣的人,本來擔的罵名就不多,你來找事,他直接一個擾亂治安給你關了。
所以,他高調的站在城樓上,一副維護秩序的架勢,無人敢直接找他麻煩。
轟!
紛亂的人群中,有一群人當先衝了出來。
他們身穿白衣,頭戴白布,舉著許多橫幅,走到了隊列最前頭。
正是此番行動中的最先鋒和主力:百官、諸吏和士子。
為首一人,孝子打扮——橋文言。
他是朱龍的長史,朱龍對他而言,亦師亦君,戴孝是合乎禮法的。
在他左手,是司徒楊複;空著的左手邊,很快有人替補上來——二皇子周漢
前方,周鬆、徐岩“押”著檻車,緩緩而至。
轟!
憤怒的人群再度爆發,直接圍了上去。
“止步!”
徐岩喝了一聲。
廷尉府的衙役當先發動,上前堵住洶湧憤怒的人群。
被格住的人群不斷擠著衙役們,指著檻車中的周徹破口大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徹安坐車中,倚著木欄,神態自然,眼神中甚至帶著幾分輕蔑。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於那一道道白影中尋覓著自己的目標。
“諸位,我有書在此,上告蒼天,下達蒼生!”
喧鬨的人群中,橋文言聲音淒厲鏗鏘。
人群止聲,都給他表現的機會。
橋文言走到最前頭,將手中狀書打開,望著周徹,厲聲道:“惡賊,我有檄文在此,你且聽好了!”
“夫三公者,上應三台之光曜,下掌五禮之綱維。六皇子徹,仗甲兵之利,逞虎狼之欲。竟以拳毆太尉,使之三公喋血!
夫《禮》雲“刑不上大夫”,《書》曰“罪疑惟輕”。縱九卿違律,猶須廷辯;即四方遭疑,尚容對簿。況三公如鼎足,乃宗廟之重器,豈能效市井鬥毆,遽加辱殺?
春官大宗伯掌九儀之製,秋官大司寇執五刑之法。凡議三公罪,必集百官於帝殿、開白虎觀、太史占星、庶人謗木,三訊三覆,乃敢定讞。今周徹恃強越禮,棄《周官》如敝履,視漢儀若土梗。此非獨戮股肱,實乃劍指冕旒!光天化日之下,戟指百官之師,血染朝服玉笏?桀紂之暴,未至如斯!
今觀天象:熒惑守心,白虹貫日。伊雒之水儘赤,嵩嶽之石泣血。此非蒼天垂誡,實乃人神共憤!我等願持《春秋》之筆,效董狐直書;敢請禮法之劍,伏順昊天之意,從兆民之願,誅殺周徹,以還正道於天地!”
——難寫,就是難寫,還讓幾個同行幫著參謀,都說太偏離套路了。主流寫法就是不斷套路輪換,換個皮囊但是塞一樣的東西進去,像我之前那本二喬就是這個寫法,不斷換城池攻城略地。但是這本書寫到現在,早就跳出了套路,我很難用一種固定技法去寫它,駕馭起來就比較吃力
喜歡請,卸甲!請大家收藏:()請,卸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