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沐陽心裡已經有了一個計劃了,去緬北的話,現在時間還不成熟。
畢竟他連國內的事情都沒發展好,怎麼去國外?
吃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你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自己雖然現在是有那麼一點錢,而且也確實有點本事。
但是這點本事,就目前而言也隻能保證自己能夠有點小的成就,你要想往大了再做,就他現在這點能耐還不夠。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好高騖遠,首先就要將自己的心態給放平了,這幾天的確是有些急躁了。
總想著立馬如何如何,實際上這是一件非常不穩重的心態。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蓋房子你得一層一層的來,首先你得將地基給打牢固了再說。
現在但他不敢說一無所有吧,但是除了身上有一筆錢之外,好像其他的並沒有太多的資源。
這一刻,沈沐陽真的屬於那種自我覺醒,準確點來講屬於自我意識反省更為恰當。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認識到了自己這段時間是有些急切了,畢竟這飯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那麼現在他要吃的飯就是先將這邊的事情給處理結束,然後再考慮回去開店的事情。
另外鬱錦珠過來了也不一定是壞事,除了可以完成更多的交易之外,他也可以向對方請教一些問題。
尤其是看能不能合作。
畢竟沈沐陽接下來是要開翡翠玉石店的,那麼他就要了解關於客戶的一切需要。
而鬱錦珠就是目前來講最好的一個客戶,還有劉東強。
“陽哥,怎麼樣了?”
就在沈沐陽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徐美嬌和方慶宏也朝著這邊而來。
很顯然那邊的事情已經結束了。
“哦,我在想一些事情。”
“方老,我想問一下,這玉和翡翠,在我們國家哪一個更有市場?”
方慶宏先是一愣,主要是他沒反應過來,沈沐陽怎麼會突然間問這樣的一個問題。
“那個,你問這個乾嘛?”
方慶宏隻能老老實實的問了一句,沈沐陽自然不會實話實說,隻是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應付了過去。
比如說感興趣想了解一下之類的。
方慶宏也沒有多懷疑,然後開始思索如何回答沈沐陽提出來的這個問題。
“這個翡翠和玉,從本質上來講其實都差不多,如果要論價值的話也是各有千秋,不過你要說哪個更有市場,其實在我們華夏,玉的市場要比翡翠的市場要更大。”
“主要是玉的多元化和多樣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曆史的底蘊,先說翡翠吧,明朝時期翡翠才進入華夏,但主要作為貢品或貴族專屬物品,尚未普及至民間。”
“翡翠真正在華夏流行,據說是在乾隆年間,因喜愛翡翠,乾隆大量收藏並命工匠精雕細琢,推動翡翠工藝達到巔峰。”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慈禧,慈禧太後的推動,作為乾隆之後的重要統治者,慈禧對翡翠的癡迷進一步提升了其社會地位象征意義,形成全民追捧的潮流。”
“從宮廷走向民間,成為富商、文人雅士爭相收藏的珍品,帶動了翡翠產業鏈的繁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今的翡翠之所以價值連城,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炒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