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威?名字?”
“阿威就叫阿威啊,沒有其他名字的,他在我們家待了十幾年了,一直都叫阿威的。”
“這名字還是我爸撿到他的時候給取的,後來就這麼一直叫著。!”
沈沐陽這下子算是有心了解了,應該說是有所猜測了。
這個阿威應該是類似於野孩子一樣的存在,也就是沒人要的孤兒。
後來被歹玉梅父親無意中見到了,然後就將其帶回了山寨。
再然後可能加以培養,所以就成現在這個樣子了,這也就好解釋,為什麼阿威對歹玉梅如此忠心耿耿的原因。
這換成誰,恐怕也都會忠心,按照古代的說法,這個屬於家臣或者家奴。
聽起來不太好聽,但意思的確就是這麼個意思,而且一般像阿威這種人,以後真要是娶了媳婦,生了兒子。
那也是繼續跟著他們的,這一點類似於慕容複身邊的包不同跟風波惡。
“原來是這樣,那為什麼不給他一個姓呢?”
沈沐陽搞清楚了這個關係之後,又問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姓?在緬北很多人是沒有姓氏的,有姓氏的人,基本上大多數都是華夏人,或者祖上是華夏人。”
“在緬北,緬族人是沒有姓氏的,他們隻有名字,如登盛就是前總統吳登盛的本名。”
“登盛是他的音譯,但是吳也是緬甸稱呼的音譯字,緬族文化中,吳是類似於先生之類的敬稱,或者說是稱呼前綴。”
“一般冠於有身份地位或者年長的男性名字之前。”
“不過現在那邊的人受華夏人影響,一般有些勢力或者是身份的人,他們也喜歡給自己的名字前麵加一個姓。”
“比如我是那邊的人,我的名字叫玉梅,如果我沒有姓氏,那麼我跟你關係比較不錯,我就會跟著你姓。”
“不過這裡不要誤會,這個我跟你姓,其實沒有任何其他方麵的意思,就是單純的想有一個姓而已。”
“我可以姓張,也可以姓王,之所以說要跟你姓,就是因為我跟你比較熟悉,或者本身我對其他的姓氏不太了解。”
“不過這樣的還是少數,總之但凡有正規的姓氏的人,九成以上都是華夏人。”
“就像人們所熟這四大家族一樣,不管是魏家,彭家還是白家,其實他們一開始的祖先,都是華夏那邊過來的……”
沈沐陽這下算是真的長見識了,說實話,他還真的不太了解這些事情。
要不是今天無意中問到了這個問題,說不定哪天還要鬨出一個笑話。
不過想想這個國家也就能夠理解,其實沒有姓氏的國家不是一個兩個,他還有很多尤其是一些小國家。
比如亞洲人熟知的泰國。
泰國在古代長期無正式姓氏,僅以名字區分個體,因此導致親緣關係確認困難。
1912年拉達納可信王朝六世頒布《姓氏法》,標誌著泰國社會正式引入姓氏製度,但普及僅約100年。
另外還有周邊的老撾國家,以前也是沒有姓氏的,但是後來才慢慢有了所謂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