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家裡的氣氛是很好的,雖然有擔心。但是最大的還是開心。
這個年代,家家戶戶基本不是住在樓房裡,也沒有一二線城市裡人們的冷淡,都是鄰居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
比什麼,比工作,比單位,比孩子是否出息。張登上家的兩個兒子本就是很大的壓力了,且都在讀書,
山上住的這一批孩子裡,今年參加中考的有很多,全山頭也就兩個人考上了。
一個是學習非常好的女的。
從小到大都是頂尖的,但是這次中考竟然沒有考過張宇,她是全校第十四名。
這一年來,張宇給家裡帶來了很多的榮譽,讓劉芸在外麵和人們打麻將的時候聊起來都是非常的有麵子。
去年的夏天張宇擺攤賣貨,所有人都在討論他沒救了。
有些人還和張登上劉芸兩口子聊天,說你們這準備早早就讓孩子去掙錢了,中考結束後張宇每天晚上擺攤的時候,人們還在討論,覺得這一年學習好也就那樣,估計也就上個二中。
但是當成績出來以後,人們就酸牙了。
表麵上都是無所謂的,還互相誇來著,但是回家以後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玩,然後還要錢。
成績一塌糊塗的時候都是非常的憤怒了。
“張強怎麼辦啊”吃罷晚飯後,劉芸看到一天基本不說話的張強很是無奈的說著。
張登上抽著煙,瞪了張強一眼,想罵來著。
但是看到張強耷拉著腦袋坐在那不說話也就忍了。
張宇看到這個情況卻是無語至極,因為張宇不用猜也知道,張強早早的就走了,肯定又去了網吧,玩完以後看到成績,很不開心繼續網吧。
下午都快到了晚上才回來。
“今天強子給我打完電話以後,我買菜的時候路過籃球場。
看到那邊有招生的老師,就聊了聊是隔壁縣城的學校,那裡最近幾年的教育是很好的。
不過就是私立的。今年去的話擇校費就得七千塊”劉芸對著張登上說,因為不管怎麼著也得讀書啊。
“我倒是知道,最近幾年那邊的教育很不錯。不過就是這個擇校費挺貴,再加上現在他這個樣子,哎”張登上的心裡卻是火大的很。真的是心裡窩火的不行。
“那也得去讀書啊,不然怎麼辦,一中二中都不行,四中也不好。”劉芸很是無奈的說著,說的時候眼淚就流出來了。
“那不行就去吧。”張登上思考了一陣子,緩緩的說道,本來想著攢的錢給家裡配台電腦的。現在也彆想了。
“我能不能插幾句”張宇突然說。
“和你有什麼……”劉芸下意識的反駁,但是話還沒說完就停下來了,還是反應過來了。現在的老二不是以前的老二了。現在的老二說話還是可以聽一聽的。
“去了隔壁,首先這一年我幾次擺攤也和人們聊天。
去了隔壁的私立高中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好。首
先,那裡的飯菜真不行。很多人去了以後都有或多或少的胃病。
畢竟私立學校要掙錢,都是承包出去的。咱們家的胃都不好,
我哥吃點東西動輒就胃疼的不行不行,去了那邊更彆提了。”張宇看著劉芸和張登上的表情有些變化,然後繼續說。
“其次,私立學校的老師變動太大了,隔壁的我聽說現在在建、建好了馬上準備招生的學校就有兩所,學校起來了,那老師呢,肯定就是互相挖,
去了以後,一個學期或者不到一個學期或者不到一年就換老師,高中更重要。
不管什麼時候換老師對於學生都不是很好的事情,這個您們也知道。至於我說的是不是真假您們可以去打聽嗎”張登上和劉芸看到張宇這樣說,其實心裡已經信了很多了。
沒辦法,這個時候學習好就有人權。
“還有就是您們或許會想的是那個地方管的嚴格,我哥他上網少。但是您們自己想,真能管的了嗎,
而且又離家這麼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那個學校真的很好,會來咱們這個山溝溝裡來招生嗎?
或許您們不太知道,其實每個學校申辦的時候都有規定隻能要多少學生的,
並不是無限製的招生。說白了就是那個學校並沒有那麼好,招生也沒那麼容易,就是想多收點錢,
然後才來我們這個地方的。”說完以後就是看著老兩口。
其實張登上劉芸兩個人基本上信了,因為渠道信息不通暢,主要就是現在的張宇說話他們不會無視。
“那你哥他”劉芸問出了怎麼辦的意思。
“就去四中吧。”張宇看著爸媽,又看了一眼張強,張強也看張宇,現在他都不知道哪個學校好,本來想著去隔壁就隔壁吧。但是又說四中,四中沒那麼好吧。
“起碼四中是公立學校,管的也挺嚴格,他又不跑校。每天住在學校裡,也有管理。
最主要的是公立學校不會隨意換老師。再說人四中也是每年有上本科的。”張宇頓了頓,喝了口水。不能太快輸出,得需要他們吸收一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事實就是,如果我哥還沉迷上網的話,那麼本科是沒希望的,這是實話。看他自己。
不然去了哪兒都一樣,四中離家近,我也在礦務局。
而且花錢也少。如果您們還希望他可以未來考更好的學校的話,還不如在七千塊的基礎上加點去二中呢,起碼這個錢花的明白,而不是對不了解的學校去花那個錢”張宇說完就不說話了。
房子裡靜悄悄的。張強依舊低頭,其實他想去二中的,畢竟那裡熟悉些,但是他說了不算。
張登上抽著煙也不說話了,覺得老二說的對的呢,劉芸也繼續沉默。劉芸是一個很倔強的人,她還是向著隔壁的私立高中。
張宇隻能做到這了,他改變不了,這是他自己深知的事情,說的再多也沒什麼意義。
現在的他隻是一名初中剛畢業的學生,尤其是在這個年代裡,再加之從小到大說話都沒什麼用的情況下。
未來幾十年裡隨著自己的工作慢慢的成長,張強的失望,張宇離家又較遠,說話才慢慢有了作用。
不願意,是的,真的不願意讓其去那個學校,因為張宇知道一年後那個學校的校長就會帶領大多數骨乾出走。
但是這個說了誰信呢,誰信現在還有些名氣的學校在未來的兩年裡會淪落到那個地步,誰能知道曾經出過浙大的學生的六中到了張宇他們畢業時候全校六百多名學生就隻有兩個二本呢。
“那個學校的校長都是曾經隔壁一中的校長呢,而且隔壁的一中比咱們礦務局一中都好呢。”劉芸還是有些信那個招生的老師的話。
“那隻是曾經,他能離開一中,就能隨時離開現在這個學校,無非是給的錢多的問題”張宇直接說。
劉芸語塞。之後張宇也不再多說,進了屋子,去寫他的小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