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坐在一邊的周怡和蔣總編都紛紛用無比震驚的眼神看著他。
因為出版的時候社內有討論,甚至很多人提前看到樣刊的時候都有聲音發出,因為這本小說是有潛力去衝擊國外的獎項。
其實有個話大家都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揭露一些東西,或者多寫一些外國人喜歡看的那些農村的愚昧以及其他,得獎的概率非常高。不論是小說或者電影。
而張宇怎麼可能不知道,後世的那位得了諾獎,是因為什麼?很多小說他也看過,說實話看的很不舒服。但是外國人卻是喜歡的很。
其中有一本的內容就是母親一輩子好幾個男人好幾個孩子。但是對國人的描述都是那麼的惡心,但是其中的外國人卻完全不同,屁股都是歪著的。
之所以寫這本,那是因為氣不平,那是因為希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好,卻並不會為外國人獻媚。
所以在今日的場合下,他提前說出這個話。也是為了堵住未來某些人的不懷好意。
這時候的一個記者直接起身提問:“你好,雪夜,為何你不寫青春的三部曲。而寫了這麼一部較為寫實的小說呢?”
張宇笑笑回答:“為何這個就不是青春的第三部曲呢?”
這話一出,所有人再次詫異的看著他。
隨即他繼續說道:“青春時的懵懂愛戀在第一本小說已經體現。那麼朦朧,那麼新鮮,那麼純淨。。
第二本穿越古今是對於愛情的讚歌,是每個人已經讀大學或者豆蔻花開青春年少。對於愛情的向往與懷念,認為真愛永存。
第三本是什麼?大家工作後,愛情是唯一嗎?從小課本上的真善美是真的嗎?
社會告訴你本質是弱肉強食,是資本的貪婪,是人心的不可測,是社會的毒打,於是很多人的理想破滅,開始認清現實,開始逐漸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同時也是在說,當你從美好的純真到愛情的向往。但是我想告訴你,在美好的世間下,有很多黑暗存在。它吞噬了很多的本應該美好的未來。但也依然要向往光明,黎明終將到來”
雲裡霧裡的話讓記者不知道該如何去問。
另外的記者舉手,主持人示意。
“就如你剛剛說的本書的所有故事均不是杜撰。那麼我想問你是如何得知的呢?”
“當你說出這個話的時候,說明你從小到大是在城市裡,身邊都是美好,有著疼愛的父母,讀著好大學,然後進了一個好單位。
我小時候是在礦區,住在半山腰上。曾經有一戶人家,兩個兒子,大兒子比我小一點,二兒子非常小。她們的母親是川省人。做的臘肉很好吃。
後來我們發現這個孩子他很不快樂,他的弟弟和媽媽好久沒見。
在大人口中我們才得知,原來年輕的時候是被販賣過去的。生下兩個兒子,後來對方以為她已經認命不會走,所以那女人說回老家看看父母,帶走了小兒子。
一去不複返。
後來我聽說父親帶著大兒子去老家找了,但是沒有回來。
這是真正發生在我麵前的。而我們那裡相對比人們的生活沒有那麼差,如果對方沒讓她回去呢?還好她當時被迫的那個男人隻是比她大幾歲而已,如果當時是一個四五十歲的男人,她又會如何呢?”
記者還想問,可惜被其他人直接搶斷。
“這本書裡有著那麼多的罪惡,不感覺有些絕望嗎?說實話我對你挺失望的”
“那是你還沒有看完呢。至於你的失望,我表示無所謂,我都不認識你。你失望不失望和我有什麼關係?”
“你覺得這樣說話對一個書迷好嗎?”
“或許明天你的頭條報紙文章此刻已經想好了標題。就是罵自己的書迷、可是我想說當你看到這本書有的不是憐憫,有的不是作為記者那該有的良知,不是去追求真相,不是想方設法去解救那些絕望的女人,那些城市裡乞討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