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這味兒好難聞啊。”黃心蕊受不了這烤螞蝗的味道。
李希月也捂著口鼻,“確實不好聞,我去院子裡弄算了。”
王嘉興拿了幾個石頭,給她搭了個簡易小灶,李希月就生無可戀的在院子裡烤螞蝗。
當了兩輩子醫生,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接觸這麼原始的藥材。
兩桶半螞蝗,烤得她懷疑人生。
好在開飯前把螞蝗烤完了,有太陽,再曬一曬,有空了再磨粉,反正現在螞蝗也跑不掉了。
烤螞蝗的味道太酸爽,影響了李希月的味口,中午她沒吃幾口飯,回屋午睡也睡不著,隻要一閉上眼就是密密麻麻的螞蝗在水裡一拱一拱的畫麵。
下午上工的時候,來娣幾個又笑嘻嘻開始撈螞蝗,李希月趕緊讓她們彆撈了,借口螞蝗夠了,換彆的。
孩子們就改去地裡挖蚯蚓了。
結果,下午下工後,李希月就收獲了好幾桶長長的肥肥的蠕動的蚯蚓。
李希月:“……”
她就不該發這善心。
今天受夠了,她不會再炮製這些蚯蚓,蓋好放在院子裡,匆匆吃了晚飯就和王嘉興、黃心蕊往河邊去了。
到了河邊時,村民們都到了。
除了第一小隊的村民,整個生產大隊的人都聚集在河邊,第一、第二、第三小隊站一邊,第四、第五小隊站一邊,形成對擂之勢。
“這是做什麼?”黃心蕊忍不住好奇問。
王嘉興說:“三月三是當地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每年這天大隊上的人都會來河邊慶祝。”
“要做些什麼?”李希月也問。
“其實就是到河裡洗洗手、洗洗腳,然後對對歌。”王嘉興低聲說:“這個節日以前很隆重,還有祝禱、宴飲和除邪祟……但現在不是除四舊嘛,那些肯定不能弄,所以就節簡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希月和黃心蕊對視一眼,看來是從古代延續下來的一個封建迷信的節日,難怪後世少沒怎麼聽過了。
突然想起來,李希月上學時學過的《蘭亭集序》不就是說的這個節日嗎?
當時她還覺得這篇古文很有意境,還背了下來。
許國強拿著大喇叭說了開場白,然後就有不少人穿著衣服撲通撲通跳進了河裡。
李希月驚訝,“不是洗洗手洗洗腳嗎?怎麼洗起澡來了?”
“這個節日就是在河裡洗澡祛除邪氣黴運的,但天氣不熱,不少人不敢洗,就洗個手腳意思意思,那些個青壯小夥子,不怕冷,就跳下去洗咯。”王嘉興解釋。
原來如此。
“我們也去走個形勢。”王嘉興帶著兩人下了河梯,洗了洗手和腳,然後回到岸上。
接下來就是對歌環節,許國強作為大隊長,起了個頭,接著各隊副隊長接歌,唱的都是當地的土歌民瑤,李希月活了兩輩子都沒聽過,覺得挺有意思。
夜幕下,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處,唱歌說笑,好不熱鬨。
還是下鄉來第一次體驗到本土風情,李希月很開心。
兩岸的社員們都兩兩對歌,也有男同誌摘了野花送給自己的媳婦和對象,現場一片歡笑。
“月月,這兩個雞蛋你拿著。”餘奶奶不知道從哪擠過來,塞了兩個雞蛋給李希月。
李希月見是裂了的熟雞蛋,上麵還綠綠的,疑惑問:“怎麼是這個顏色?”
餘奶奶解釋,“這是地菜煮的雞蛋啊,你是城裡來的不知道,咱們這有種說法,三月三地菜煮雞蛋賽仙丹,吃了對身體好。”
喜歡帶著空間穿七零,搬空家裡去下鄉請大家收藏:()帶著空間穿七零,搬空家裡去下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