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娣家果籃、菜籃、小提籃這些比較多,簸箕幾乎沒有。
村裡有蔑匠,他用竹條編織的籮筐、簸箕、米簺、竹籃等比較牢固耐用,大家都會優先去他家換,盼娣幾個隻能編織一些他那沒有的。
藤條易斷,處理不好,編織出來的東西不但不美觀,也不耐用,一般承受不起重物。
但草藥很輕,用藤條編織出來的簸箕也能平替,而且價格更便宜些。
剛來時,李希月不知道三個孩子有這手藝,如今知道了,自然也要來照顧照顧她們的生意。
“李姐姐,你要多大的,我馬上就幫你編。”盼娣放下手中的活,問道。
李希月說了尺寸,又提了要求,“要五個孔密的,五個底孔稀的。”
“沒問題,我這就給你編,明天就能編出來。”盼娣立即拿起處理好的藤條開始動手。
李希月怕她熬夜乾活,“倒也不是很急,你們今天編幾個,我先用著,剩下的你們慢慢來。”
“好。”盼娣應下,和妹妹招娣一人一個開始編。
來娣去挖藥了,她嘗到了甜頭,對編籃子賺的這點錢就失去了興趣。
盼娣比招娣大幾歲,性子沉穩些,也比較踏實。
搬出來後,姐妹三個身心健康,眼看著個頭就躥高了,也長了些肉。
特彆是盼娣,也開始發育了,不像以前,像根乾煸豆芽菜。
李希月隻比她小五歲,身材比她好不知道多少倍。
熟能生巧,姐妹兩個編得很快。
李希月忍不住誇讚,“編得又快又好,你們這手藝不比守安叔差到哪。”
許守安就是村裡的蔑匠。
“但我們不會劈竹條。”盼娣苦笑。
盼娣開始就想學用竹條編織,在手被割得血淋淋後,她就放棄了,改用藤條來編。
藤條編織的物件雖然不如竹子編織的牢固,但不會受傷,隻要能賺到錢,少一點她們也願意乾,總強過一點也沒有,處處要向父母伸手。
劈竹條不是輕易能學會的,一不小心手就被竹條給割傷了,這得有經驗的匠人才能做。
當然,匠人開始學時,也會反複受傷,熟練後就不會再割到手了。
李希月能理解她們,以她們的處境,要是受了傷,她們那樣的爹媽是根本不會舍得花錢給她們買藥醫治的確,所以在受傷後,她們才會放棄。
看著院子裡擺滿的各類編織品,李希月在心中歎息一聲。
這幾個孩子,光養活自己就已經用儘了全身的力氣。
但她不可憐她們,而是佩服。
她們小小年紀,就能脫離父母自立自強,光這一點,就已經比許多人都強了。
“姐姐彆擔心。”盼娣看出李希月的心思,笑著寬慰,“自從我們搬出來後,大家都很照顧我們,好多人都來找我們換籃子,我們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強太多了。”
招娣也笑著說:“還有姐姐關照我們,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李希月揉揉招娣的頭,這孩子,也很不錯。
不知道她們的爹媽咋想的,三個這麼好的孩子,旁人求還求不來,他們竟也舍得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