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星笑道:“娘,你見多識廣,能不能跟我們一起去城裡,指點指點我們?”
有娘在身邊,像是有了定心丸,沒娘在身邊,總覺得不踏實。
周書行的眼神也帶著期待。
蘇毓嘴角抽了抽,原主在的時候也沒見他們這麼依賴,那眼神像是沒斷奶的孩子。
她倒也沒拒絕:“也可以,要是有什麼不懂的倒是可以問我。”
等他們熟悉了城裡的節奏,站穩了腳,她也該回村了。
去城裡住周書行還得跟親娘說一聲,他親娘倒是通情達理,同意照看周明遠一段時間。
再承諾大嫂每個月給二十塊錢,並且先給了一個月的,大嫂爽快的同意了。
本來就是親戚,讓他們免費看,他們不高興也得看,除非準備與他們家斷親。
要是她想斷親,她家老頭子肯定會休了她。
兄弟間有矛盾是正常,自己跟自己還有鬨脾氣的時候,更何況是兄弟,鬨歸鬨,有事了不幫忙,不用彆人說,自己找根繩子上吊得了。
他們走後,村子裡還真有不少人說閒話,說周書行不帶自己親娘去城裡享福,反而帶著嶽母去,還把兒子留給親娘伺候,胳膊肘往外拐,都在為親娘不值。
周老太也不是好惹的,把說閒話的人挨個罵了一頓。
彆人不知道,她可是知道,兒子賣鹵味的方子都是親家給的,兒子還說,親家之前賣過東西,懂得多,去了是幫忙的。
兒子還說,等他生意穩定了,就把她接到城裡住一段時間。
她還等著享福呢!才不會被她們挑撥離間,跟兒子吵架鬨翻,那樣才真的不值。
蘇毓跟著李知星兩口子到了城裡以後,生活上她不指手畫腳,畢竟他們都有自己的習慣,隻是跟他們講了些做生意的竅門。
誠信是最基礎的,他們做的很好。
還有告訴他們麵對各種顧客怎麼應對,遇到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手段。
至於攤位,專門找了幾個老實勤懇的人,在他們旁邊支個小攤子。
幾天時間夫妻兩人做事越來越得心應手。
他們隻是擺小攤,攤位之間也沒有什麼利益糾葛,也很好相處,幾天時間就熟悉了。
這邊已經不用擔心了,正好周書行那邊有人來,告訴他們李家老大來接人,她就順勢回去了。
周書行把蘇毓送回家,李家老大李知南正在家裡坐著,一臉的陰沉,旁邊還有人陪著,隻是看臉色不大好。
那人見周書行回來了,陰陽怪氣道:“我可伺候不起你家的祖宗。”
家裡有客人,還是大舅哥,主人不在家,周家其餘的人正好沒在家,他作為好朋友幫著招待一下。
誰想到人家連正眼都不看人,還往那兒一坐,什麼也話也不說,那家夥,給他傲的。
好像誰是他家下人似的,他好心問一下是不是有急事,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直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