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他為財神霍,因為他被譽為財神;有人叫他鯊魚曜,因為他膽識過人,敢於押上全部身家豪賭;還有人喊他霍超人,因為他的投資眼光無人能及,從無失手,迅速登頂。
將來,霍超人可能是李半城的稱號,但現在被霍曜搶先了一步,李半城卻渾然不知,霍曜已經截胡了他不少東西。
“無論如何,這也太不可思議了,霍先生哪來這麼多時間?根本不可能嘛。”
“蠢貨!難道你沒看到楊度在《星光報》上寫了什麼?”
“去你的!誰他媽沒看到,信不信我你!”
“信呀!我就信!”
“信不信由你!出口成章,一字不改,霍先生的能力遠超曹植七步詩!我不是說霍先生不厲害,我隻是看你不爽!”
“我信怎麼樣?霍先生比曹植厲害又如何?你管得著嗎?”
……
話題終結於此。
麵對霍曜的狂熱粉絲,普通人根本無力反駁,更彆提說服他們。
這類人自古有之,無論你說得多有條理、多有邏輯,他們始終聽不進去。
《星光日報》公開霍曜即是牧野後,立刻在和澳門引發巨大轟動與熱議。
震撼與質疑同時存在。
影視圈內,邵六叔、鄒聞懷、樂明珍等巨頭震驚不已。
他們的焦點並不相同。
霍曜是否真的是牧野,抑或另有隱情,其實並不重要。
真正讓他們在意的是,他手中掌握著四部小說、幾十部劇本以及上千首歌曲。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這樣的生產力,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其他娛樂公司還能活嗎?
不管牧野是誰,他的作品總能大賣特賣,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於那些影視公司而言,這無疑是災難。
儘管它們偶爾也能推出爆款,但牧野的作品則是常態,兩者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市場競爭激烈,港島民眾有限,這意味著市場資源同樣有限。
你從彆人那裡搶來的錢多了,彆人的份額自然會減少。
你的成功意味著彆人的失敗,這就是殘酷的競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雙贏。
眾多影視公司人心惶惶,紛紛陷入恐慌之中。
他們隻盼著楊度在吹牛,隻是借此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東正傳媒。
邵六叔掌控tvb,樂明珍則執掌亞視,二者是死敵。
多年來,邵六叔的tvb一直壓製著亞視。
少部分時段,亞視能夠勝出,然而大部分情況下,tvb的收視率均領先於亞視,其綜合收入更是遙遙領先。
但如今,局勢生變!
邵六叔開始思索,是否該做個順水人情,把邵氏港島院線全盤售予霍曜。
畢竟邵氏電影已徹底停業,院線留存意義不大,不如借此機會與霍曜結一段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