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是《洛杉磯時報》的記者。
自家屁股正還是歪,艾倫當然深知道。
媒體嘛,為了吸引網民眼球,標題一個比一個誇張,甚至內容的真實性也不重要。
當然了,這也不是隻有他們一家這麼做。
顛倒是非,扭曲黑白,胡編亂造——這已經是當代各國媒體的基本操作。
但是。
唯獨在參加光華大學及其校企新聞發布會的時候,艾倫不敢這麼做。
身處光華大學的報告廳,艾倫環顧四周,當目光無意中掃到第一排某個人後,身體下意識一顫,渾身打了個激靈。
臉色微微煞白,額頭上更是冒出一層細小的汗珠。
「陳教授怎麼坐在前排,難道這場發布會不是由他發言嗎?」
艾倫胡亂猜測著。
可即便發言的不是陳灝,隻要這個男人出現在現場,給他一萬個膽子也不敢亂來。
畢竟這位大老不是官方人員,人家是真的敢硬剛的。
而且一旦激怒對方,自己公司肯定不會為了一個記者而得罪陳教授,那自己便是棄子了。
目前被光華大學及光華係企業納入采訪黑名單的有三家媒體,其中兩家還是世界著名電視台。
要不是上次自己反應機靈,恐怕此刻黑名單上還得加上《洛杉磯時報》了。
艾倫焦急地等待著新聞發布會的開始,然後采訪完立即走人。
不知為何,這位陳教授已然成為他內心的一個夢魔了。
其他媒體記者雖然不如艾倫這般畏懼,但經過光華幾次強硬的態度,即便搞小動作也不敢在發布會上搞。
終於。
18時到來。
一個身穿得體西裝的男人走上發言台。
這個人在場的媒體都不陌生,是芯片界有著“芯片狂人”的梁一清梁博士。
對方今年69歲,即便這般高齡,看起來比年輕人還硬朗。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光華大學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本次主要通報的信息是光芯國產化的進度。”
梁博士的聲音敦厚,語調平緩,卻有一股寶劍出鞘的感覺。
“首先,我先講些題外話。”
“我經常聽到一種言論,叫做:科技無國界。但我想在這裡問一問大家,難道科技真的是沒有國界之分嗎?”
梁博士搖頭,“不,至少在芯片行業,我覺得是有的。”
“一門大炮占領一個國家的時代是過去了,一紙文書乾死一個企業的時代卻還在。”
這句話嘲諷的是醜國。
畢竟一邊喊著“貿易自由”,一邊不斷地修改“芯片規則”,這種不要face的事情整個世界也就隻有醜國能乾得出來。
“現代文明有多依賴芯片?”
“從手機、計算機、汽車,到高鐵、電網、工業控製,再到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這些領域的產品生產和升級都離不開芯片。
“同時,華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消費國,但過去90%的芯片依賴進口。2018年,我國芯片進口總額達3221億美金,超過石油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
“在去年,這組數據更為驚人。2020年我國芯片進口數量為5435億個,進口總額為3500.4億美元(24207億元),占國內進口總額的18%。”
“一個長期無‘芯’的國家,隻能被動選擇全球產業鏈的低端位置,如果不建立自己的芯片產業核心技術體係,失去的不僅是經濟利益,產業安全也會缺乏保障。”
“所以,光芯誕生了。”
“光芯的出現將會對當今的高端芯片領域進行重新洗牌,而華夏也不再會出現無‘芯’可用的局麵。”
“光芯也是華夏對世界的一個回應。”
“華夏芯片人,從來沒有放棄!”
聽著這些話,孫政感覺熱血在身體裡翻湧著。
正當他想說些什麼的時候,有人搶在他之前。
“梁博士說得真好,媽的,等光芯一量產,我看那些外國老還怎麼囂張!”沉遊興奮地叫囂著。
隨後,宿舍另外幾人立刻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