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所有人都看著自己,張曉涵突然有點不知所措。不過,畢竟當了一段時間老師,很快調整過來了。
“這段時間有家駿和曉斌經常過來,日子過得太快了,我都快忘記我的計劃了。”張曉涵看了眼翟淼淼。
“既然民宿已經搞起來了,這山區的農村也有了大變樣,我就申請結束支教了,學校也同意了並在招聘新的老師。所以,過些日子我就可以回家了,先休息一些日子。”
“至於下一步嘛,就是考社工證,辦一個社工組織,主要把提高山區的孩子的視野、認知和格局。具體來說,就是組織山區貧困的孩子到大城市旅遊和參觀。在這裡支教的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以前是可以寒門出才子的,現在越來越難,寒門的教育從出生開始就輸了。然後在成長的過程中,見識少,認知差,學習的動力基本上沒有。我就想儘自己的能力拉近教育的平等,這比支教更有意義。”
“可是,如果孩子們增長了見識,就提高了他們的欲望,會迫使他們去追求不實際的目標。”李家駿說。
“我不這麼認為,如果我從小就長了見識,知道了差距,我可能就會更努力去學習,爭取到大城市學習和生活。我哥和我弟,就是因為沒有學習目標,天天到處混,基本他們都不笨,隻是他們以為生活就是這樣。”農華親身體會過農村與城市人在教育上的差距,這差距不是僅僅在學校水平上,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麵麵。他們的父母從沒在教育上省錢,但是,他們的父母卻不知道在教育上怎麼花錢。
“我也一樣,我想學習,我也知道學習的重要。但是,我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去哪裡讀?讀什麼書?”史小強嘀咕。
“我支持曉涵,社工組織成立了,我捐錢!”黃小雨喊道。
“我也支持,我到時也捐一份。”農華響應。
“我相信大家相信有錢會出錢,有力也可以出力,沒錢沒力就出出主意!我到時會抽空做做你的義工。”陳富貴提議吧。
“可以多組織孩子們來我們曉斌文創室,我教他們欣賞藝術,學學書法和畫畫,帶他們去參觀博物館。城市孩子學的藝術,我們也要讓山區貧困的孩子接觸接觸。”吳曉斌。
“這個好,社工組織成立,我設計一個方案,每個月接待兩批,以後成熟了,我們可以多接待幾批。”李家駿也響應地說。
大家繼續閒聊著,兩位服務員隻好去廚房忙碌。結果第一次下廚房的吳曉斌發現,煮飯也可以是一門藝術,每一份菜的擺盤可以是一幅畫作,他開始愛上廚房。
其他在廚房外繼續著。
“我那裡有些麵包和餅乾。”黃小雨起身去自己的房間拿吃的。
“我去幫下忙吧!”張曉涵想去廚房。
“不用,讓他們接地氣生活一下。”翟淼淼把張曉涵拉到自己身邊坐下。
一位藝術家,一位落魄的富家少爺,在廚房搗鼓著一係列化學操作。
當黃小雨抱出一大堆東西出來,大家搶著吃起來,也不招呼裡麵兩位。
吃飽喝足了,大家清理掉垃圾,擦乾淨嘴巴,繼續聊著。
“我真想在這裡養老!吃了就睡,睡醒就吃,時不時做做農活,爬爬山。”覃振國感慨地說,這環境對第一次來的他,已經是仙境了。
“可以啊,到時你出錢收購民宿,把它改造成康養院。隻是醫療這塊還要想想辦法才行。”陳富貴。
“來了,大家可以過來吃飯了!”吳曉斌喊道。
來到餐桌,看著桌麵上的菜,沒人敢坐,都想跑。
“怎麼了?坐啊,準備開飯了。”吳曉斌繼續喊。
“這湯怎麼這顏色的?你加了墨水?”黃小雨問。
“我煲的,我看太清了,沒什麼色彩,就加了老抽,不小心加多了。”曉斌解釋說。
所有人吸了一口氣。
“這是雞肉吧?怎麼切那麼大塊?”翟淼淼。
“這雞肉,家駿說,切小塊太麻煩了,乾脆切成九大塊,一人塊,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