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揮手令士卒噤聲,
悄然靠近諸葛亮與龐統的馬車。
自從解鎖賈詡的“洞悉弱點”,
他還未在諸葛亮等人身上試用,此番正欲一探。
車內,諸葛亮、龐統、崔州平、石韜同乘,
此乃張繡特意安排,司馬徽等人則在彆車。
連日顛簸,四人早已疲憊不堪。
龐統揉著腰,苦笑道:
“照這速度,怕要七八日才能離荊州。”
崔州平皺眉,遲疑半晌低聲道:
“諸位,出荊州後恐再無回逃之機。
張繡行軍如此遲緩,必遭劉荊州攔截,
到時趁亂逃跑如何?”
車外的張繡險些笑出聲,
強壓笑意,心想自己派了數百人看守,
他們竟還妄想逃脫。
為聽清細節,他湊得更近,
卻不慎從車窗與龐統對上視線。
二人對視片刻,龐統先移開眼,拉下車簾。
張繡略尷尬,看來被發現了。
正欲離開,卻聞龐統道:
“周圍甲士似是張繡特意派來看押,
逃出去希望渺茫。”
張繡一怔,龐統竟未點破他?
妙極,他索性厚臉皮繼續偷聽。
崔州平冷哼:“張繡這賊真可恨,竟如此無恥。”
龐統輕笑,搖頭道:
“與其掙紮,不如順勢而為。
亂中逃跑,你也真敢想,不怕被亂兵誤殺?
我可不想早死。”
崔州平臉上一紅,略顯窘迫。
氣氛沉寂,龐統又道:
“閒著無事,不如聊聊,
張繡能否帶民逃離荊州,又能否在關中紮根?”
崔州平一聽張繡,語氣仍帶輕蔑:
“張繡不過一介莽夫,討論他未免高看。”
諸葛亮卻淺笑點頭:
“無妨,不過閒談而已,此刻正合適。”
石韜笑道:
“既是討論,總得有正反兩方。
崔兄似不看好張繡,那我便替張繡說話。”
龐統輕笑:“好個石廣元,
竟故意挑撥我和諸葛賢弟對立,真該罰。”
石韜哈哈道:“連張繡都知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我怎會不知。”
諸葛亮淡笑:“那我與崔兄一隊,
士元兄沒意見吧。”
張繡聽罷頓覺有趣。
龐統不投自己,卻設此局,
分明意有所指。
這位鳳雛似耐不住寂寞,
卻礙於身份不便直言。
此舉令張繡心動,
是試探還是猶豫?
兩者皆有,但顯然龐統對自己並無敵意。
反觀諸葛亮始終沉默,態度不明,
似對漢室存有一絲寄望。
崔州平含笑開言:
“先說我吧,雖瞧不上張繡,
但他手下猛將精兵,連曹操都在兗州折戟,
確有幾分硬氣。可新野有文聘鎮守,若得風聲,
必速查張繡動向。
若我是文聘,便率軍北上扼守順陽。
張繡拖家帶口,行速必緩,新野守軍數萬,糧草充足,
他未必逃得出荊州。
大軍壓境,百姓一散,張繡自亂,如何勝?”
崔州平說完,得意一笑,
瞥向龐統與石韜。
石韜沉思,若論大勢他尚能侃侃,
兵事卻非強項。
龐統一笑,在車內指點道:
“這是我軍所在,這是順陽,這是酈縣。
若我是張繡,便派萬騎搶先攻順陽,
阻文聘北上,再遣伏兵襲新野,讓文聘顧此失彼。”
話落,崔州平臉色一僵。
此策雖用小隊,卻狠辣異常,
正是眼下妙招。
諸葛亮微皺眉,低聲道:
“士元兄,這兩支騎兵雖能爭時,
恐難全身而退。”
車外的張繡暗自心驚,
眼中沉吟,未敢輕斷。
龐統輕笑搖頭:
“文聘必全力攔張繡,待劉表援軍,
這點毋庸置疑。
新野雖重,文聘隻會分兵回救,騎兵可從容撤離。
順陽隻需擋數日,
大軍打完就走,燒糧擾輜重。
依我看,張繡出荊州已成定局,
隻看付出多少,無需多爭。”
崔州平臉上一燙,
自己誇下海口,卻被駁倒。
苦思許久,未覓破局之法,
張繡占儘先手,文聘兵再強也隻能被動挨打。
若順陽先失,文聘處境堪憂。
他沉默片刻,硬笑道:
“這隻是士元之計,張繡未必想到。”
諸葛亮淺笑,未似崔州平般不甘,
思量後輕聲道:
“若我是文聘,便直擊張繡主力。
縱使他逃出荊州,入關中也難成事,
再無威脅荊州之力,此為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