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道:“將軍容我再思。”
“入關中後,給答複可否?”
張繡喜色浮現,瞥其95智力。
心中暗喜,收斂神色,喝道:“傳令!”
“大軍集合,回家!”
兗州,陳留軍營。
此時數萬甲士,已經整齊列陣。
在得到天子詔書後,曹操沒有過多猶豫。
而是直接將詔書公布天下,而自己則是親自趕到了陳留大營。
點齊了兵馬,大軍隨時準備出征。
曹操高坐在戰馬上,巡視了一圈。
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心中不禁暗想道.
如果當初進攻宛城,自己沒有托大。
抱著訓練新兵的態度,帶著青州的降兵出征,
結果會不會截然不同,心中不禁一陣輕歎。
緩緩捋了捋長須,眼中重新恢複出自信的神色。
身後便是荀攸、郭嘉兩名軍師隨行,
這一次征討袁術的聲勢不可謂不大,曹操幾乎是出動了自己能調動的,
最大的兵力,親自披甲為主帥。
夏侯惇為前軍主將,曹仁為後軍主將。
麾下戰將李典、樂進、徐晃,以及自己的宗族將領。
曹純、曹洪等人,儘數參戰。
而於禁和夏侯淵,則是分彆被留守在了舞陰和許都坐鎮後方。
陣容不可謂不豪華,先前和荀彧、郭嘉幾人,
已經商討好了此戰的軍略,隻要以攻下豫章為主。
看著大軍氣勢如虹,曹操不禁滿意的點頭大笑:
“有如此虎狼之師,我又何愁天下不定。”
身後的眾人聞言,也都是臉上露出笑意。
郭嘉緩步輕身,悄悄走到身側,低聲開口說道:
“主公,宛城那邊傳來消息。”
“張繡.......跑了........”
“嗯?”
曹操聞聽此言,先是一愣。
隨即臉上露出一絲怒容,又立即平複下去。
深呼了幾口氣,才緩聲說道:
“無妨,張繡離開宛城對我許都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劉表已經老邁,隻知道坐守他那一畝三分地,早就胸無大誌。”
“如此,卻是解決了我一個後患。”
郭嘉輕笑著點頭,眼中不禁一亮。
“主公能如此想,卻是再好不過了。”
“那張繡去了何處?難不成是準備北上投奔李傕郭汜嗎?”
聽到曹操發問,郭嘉猶豫了一下。
“張繡此人,野心不小。”
“我猜他怕不是看上了關中混亂,想要打出一塊棲身之所。”
荀攸聞言眉頭緊鎖,緩緩開口說道:
“如此一來,我們坐山觀虎鬥的算盤,怕是要因為張繡的攪局落空了。”
曹操輕笑了一聲,此時卻是自信十足。
雙手叉著腰,意氣風發的開口笑道:
“哈哈哈,那張繡的目光短淺,即使將關中收入囊中又能如何。”
“長安一帶久經戰亂,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沒有雄厚的實力支持,得到了反倒是一個累贅。”
“不過我們的軍略卻是要改改了,呂布豎子輕狡反複不足為懼,倒是張繡心思深沉,斷不可讓其坐大,待我解決完袁術,收複豫州。”
“我便率大軍從兗州出司隸,直接馬踏長安,以報我兒的血仇!”
身後的眾人,聽到曹操的話,
卻是麵色不一,夏侯惇等武將自然是無條件的支持曹操。
更何況曹昂、曹安民,都是自己子侄後輩,
這筆血仇,卻是不得不報,隻是早晚的問題。
聽到曹操有如此想法,不禁一個個拍手稱快。
倒是郭嘉和荀攸對視了一眼,眼中皆是露出擔憂的神色。
荀攸的麵色微沉,知道此時當著眾人的麵勸不動曹操。
隻得微微一歎,婉轉的開口勸道:
“主公,調整軍略一事,還是等擊破袁術在從長計議吧。”
郭嘉也是點了點頭,猶豫了一下。
還是低聲在曹操的身旁,耳語道:
“主公,校事府昨日派人傳來消息。”
“典韋將軍的家眷,以回鄉祭祖為由,數日前已經離開了許都。”
曹操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
“無妨,由他們去吧,對了可曾派人護送?”
“兗州之內雖然安定,但一路上難免有些匪患,倒是不可不防。”
郭嘉不禁微微一歎,這才輕聲說道:
“問題就在這裡,本來荀令君派人護送,但卻被典韋之子典滿拒絕了。”
“校事府的人,也有十數人暗中隨行,但出城之後。”
“卻是失去了聯絡,典韋將軍的家眷也不知去向,這事情透露著詭異,我細思之下,恐怕......”
曹操不由得詫異的看向郭嘉,有些沒明白郭嘉的意思。
“怎會如此,難不成是有人想要害典韋的家眷?”
郭嘉猶豫了一下,還是咬牙說道:
“這,若我猜測不錯,如果典韋將軍不但沒死,反而投靠了張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