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遲疑,劉備說:"景成兄,你現在不動手,以後一定會後悔的。"如今正是良機,若是過了這一關,恐怕荊州便不再是劉。”
劉表一咬牙,終於做出了決定:“好,我答應你。”
“那麼,接下來,就是等待前方傳來的好消息了。等到張繡那邊元氣大傷之後,我們再出兵。”
劉備稱讚說:"景成兄果然有膽識,有魄力!"
當時劉備是指望劉表來救他的。這下好了!
劉備與劉表把酒言歡,場麵十分熱鬨。
劉表與劉備相談甚歡之時,顧雍正卻是在另外一座帳篷中,捧著一本書冊,正在閱讀。一個仆人走了進來。
一般情況下,都是孫策的人給他發消息的時候。
顧雍接了過來,粗略地掃了一眼,臉色就是一變。他萬萬沒有料到,孫策竟然繞過了張繡,向劉表發起了進攻,甚至還讓他勸說劉表,自己領兵前往預定的地方。
顧雍眉頭一皺。
他原本的打算,就是不斷地給劉表施加壓力,讓劉表、劉備、張繡三方勢力發生衝突。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有效的。
劉備也好,劉表也好,張繡也好,這三個方向始終存在著許多問題。
如今,事情忽然發生了變化。
顧雍心中充滿了疑惑,他不知道孫策為何會改變心意,放著張繡不殺,卻盯上了劉表。他轉向那個信使問道:“信使說了什麼嗎?”
“沒有。”
侍者微微搖頭。
顧雍更加疑惑,但軍令已下,隻得照孫策所說去做。劉表的一切行動,都要聽從孫策的命令。
顧雍點上一張火折兒,將那封信燒毀,然後對著下人擺了擺手,示意他下去。暘丘王起身就向劉表的中軍帳走了過去。
天色已晚。
劉備剛剛離開,顧雍趕到,劉表已是酒足飯飽,準備休息。
顧雍一見到劉表,就臉色一變,說道:"大人,這裡是兵站,你怎能飲酒過度?"在戰爭中飲酒過量是不對的。萬一他喝多了,豈不是很糟糕?”
劉表捋了捋胡須,微笑道:“還能怎麼樣?不要著急,先生。我們暫時還不需要動用軍隊,你放心好了。”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劉備提議與我們合作,共同對抗張繡。等到張繡與孫策大戰一場,張繡必然元氣大傷。到那時,我與劉備一同發兵,將張繡一舉殲滅於廬江。張繡一死,整個關中都會陷入混亂之中。等關中混亂起來,我再出兵,將南陽郡奪回來。屆時,荊州便可穩如泰山,一些明裡應外合,暗地裡卻是各懷鬼胎的世家,也不會再有什麼動作了。”
劉表傲然道:“到那時,張繡與他們再無瓜葛,他們也隻有聽命於我的份。”
“主上高見!”
可是,顧雍心中並不讚同。在他看來,張繡應該不會這麼好騙,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叫張繡了。顧雍更是有些疑惑,孫策為何會忽然變卦,讓自己去攛掇劉表單獨帶兵去伏擊劉表,恐怕也與張繡脫不了乾係。
顧雍突然換了個話題:“聯手攻擊張繡沒有問題,不過我們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
劉表問:“何事?”
顧雍答道:“屬下得到探子回報,張繡正與孫策正麵交鋒。說來也怪,他全部的糧草,都存放在西南方十二哩遠的一座峽穀中。我想,張繡應該是將大量的糧草轉移到了峽穀之中,然後在營地裡留了一小部分,應該是用來撤離的。他不可能不知道我們會對他不利,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防備。”
顧雍提議:“我看,我們可以將那些糧草劫走,然後再將那些糧草帶走。自家主子親率大軍,星夜兼程,直取糧倉。如此一來,張繡在撤離之時,便沒有糧食可供使用。等到我們和劉備聯手攻之時,敵人由於糧食不足,便可輕易擊敗他。”
劉表聽到這話,眼睛都直了,他也是這麼想的。但他畢竟上了歲數,身子骨弱,便說:“老師,我年事已高,恐怕不好自己過去。”
顧雍說道:"大人,這一點我也考慮過。張繡的大軍實力強大,哪怕是糧庫裡沒有多少守衛,想要攻破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儘最大的努力,否則就會失敗。若是您留守大營,身邊隻有幾個人,萬一劉備另有圖謀呢?人心叵測,不得不防,在巨大的好處下,每個人都會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