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戰場。
此時,若是從高空俯瞰就會發現,蜀軍已經是被吳軍包圍的局麵,大約有五萬五千蜀軍被幾乎同樣數量的吳軍三麵包圍。
其中,有大約一半的蜀軍頂在前方,此處的戰鬥也是最為激烈,另一半的蜀軍則是逐次往後。
在蜀軍的正前方大約還有兩萬五千吳軍在與蜀軍的前部激烈地廝殺,在蜀軍的左後方則有兩萬吳軍,在蜀軍的右後方則有一萬吳軍。
另一邊,就在主戰場的不遠處,同樣有大約兩萬蜀軍正遭到兩支吳軍的前後夾擊。
此處被夾擊的蜀軍正是出城救援的馬良軍,而將他們兩麵夾擊的吳軍分彆是韓當的一萬人,以及來自陳慶的白袍軍!
馬良軍雖然有兩萬蜀軍,但他們的戰鬥力和蜀軍主力不可同日而語,畢竟他們多是由襄陽叛軍所組成。
反觀吳軍方麵,韓當軍中可是有著五千“解煩軍”,此軍可是吳軍中少有的擁有獨立番號的一支軍隊!
至於白袍軍更不用多說,乃是吳軍中的王牌軍,其主將陳慶更是被譽為“江東雙璧”之一的名將!
在兩支精銳部隊的夾擊之下,馬良軍損失慘重,很快地就逐漸不支起來。
更糟糕的是,原本駐守吳軍大營的霍峻軍受到王猛的派遣,此時正急行軍朝著襄陽進發!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場的局勢對吳軍越發有利,蜀軍已經基本沒有了翻盤的可能!
不過蜀軍的戰鬥力也確實不差,他們在絕境中沒有一人退縮,更沒有一人怕死投降。
然而這隻是相對於蜀軍精銳而言,另一邊的馬良軍可就沒有這麼高的軍事素養了,在兩支吳軍的打擊下,他們最終還是堅持不住了!
尤其是白袍軍,他們本就是襄陽叛軍的克星,簡直能讓襄陽叛軍聞風喪膽。
僅僅小半個時辰後,兩萬馬良軍已然是傷亡過半,反觀兩支吳軍精銳的傷亡不過僅僅隻有數百!
原本馬良軍的人數還要略勝一籌,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人數反而淪為了劣勢。
最關鍵的是兩支吳軍還十分有默契地在將馬良軍逐漸包圍,隨著馬良軍傷亡過半之後,他們便已經是被團團包圍了!
“俺們投降!”
“當啷!當啷!”
最終,馬良軍全部投降,就連馬良也降了。
畢竟再戰下去也看不到一丁點的希望,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與其送死還不如降了,這群襄陽叛軍就是這麼沒節操,唯獨馬良是真真正正地無奈投降!
“哎!”
吳軍開始抓捕俘虜,不過此時主戰場的戰鬥依舊激烈,這讓身為荊北軍團主將的韓當並不敢在此作過多地停留。
於是乎,韓當命令一半的將士留下,然後派人知會了陳慶一聲,便帶著解煩軍支援主戰場去了。
此時,經過半個時辰的廝殺,主戰場上雙方將士又倒下了近萬人。
這種戰爭是極其殘酷的,尤其蜀軍還是被包圍的局麵,因此除了投降外也基本沒有活下去的可能!
尤其是蜀軍的前部——王仲德、朱超石、朱齡石三軍,他們與吳軍南陽軍團以及薑維軍的戰鬥更是慘烈無比,戰至此時雙方都隻剩下不到兩萬人了!
要知道南陽軍團和近衛軍團所屬——薑維軍的兵員都是來自從雍涼退回來的老兵,他們每一個都身經百戰,尤其戰鬥意誌最為頑強!
然而就是這樣,他們的傷亡反而是最大的,五支軍隊的傷亡已然是超過了六成!
由此可見,王仲德、朱超石、朱齡石三軍也是真正的精銳,也難怪蜀軍主帥—龐統會安排他們作為主力的前軍和左右兩軍了!
此時,雙方早已箭矢用儘,唯獨插在地上的投矛成了雙方可以反複使用的中短程武器。
除此以外,雙方便隻能進行肉搏戰,這更是將此戰的慘烈程度給直接拉滿了。
戰鬥中,雙方除了陸遜、王仲德兩員儒將外,其他四員將領各自衝殺在前。
戰鬥到現在,太史慈早就不知道斬殺多少蜀軍了,就連蜀軍的軍官都被他斬殺了不下三十人!
薑維、沈慶、傅肜,包括蜀軍的朱超石、朱齡石,此時都已經渾身浴血,活脫脫地成了血人!
然而他們彼此不知道的是,吳軍中的沈慶就是沈慶之,他和蜀軍的三員將領在曆史上其實都是劉宋的名將!
如今時過境遷,他們彼此分屬不同陣營,卻都為了各自的主君在浴血拚殺!
另一邊,荊北軍團在兵分兩路之後便包圍了蜀軍中的龐統、劉封二軍,並在一連串的箭矢和投矛的打擊下給予了蜀軍沉重的傷亡。
不過龐統的指揮能力出色,雖然他的軍隊在最後麵,但卻是傷亡最小的一支蜀軍。
由此可見,將領真的不在勇,而在於謀略和指揮能力上麵。
龐統能夠被劉裕委任為十二萬蜀軍主力的統帥,果然也不是蓋的,劉裕也確實沒有看走眼。
隻不過相比起吳軍的主帥—王猛來說,龐統到底還是太嫩了點,否則哪裡有會有現在的局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著時間的流逝,韓當帶著解煩軍也加入了戰鬥,這使得包圍圈的右側得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