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東晉權臣_血之孫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1379章 東晉權臣

第1379章 東晉權臣(2 / 2)

因此,這二人同樣可用,但絕不可大用。

由此,二人又讓我聯想到了東晉那一連串有名的權臣——王導、王敦、庾亮、庾翼、桓溫、謝安!

東晉一朝是王、謝、庾、桓—四大家族勢力平衡下的產物,在王謝庾三族相繼衰落,桓氏成為唯一的大族。

如今,琅琊王氏、譙郡桓氏都已經投了劉裕,陳郡謝氏、潁川庾氏則是投奔於我,而兩晉的皇族—河內司馬氏則是投奔了大周。

而魏晉時期之所以會出現士族掌權的局麵,歸根結底還是這個時代特有的門閥製度,起源則是因為東漢的察舉製度!

曹魏、西晉以來逐漸形成的門閥世族製度,到東晉時發展到了鼎盛階段。

舉賢不出世族勢族、士族),用法不及權貴,充分暴露了門閥製度的腐朽性和反動性,而東晉的士族分僑姓和吳姓。

僑姓士族以琅玡王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潁川庾氏等為高門著姓。

其中,王導、敦)氏和謝安、石、玄)氏兩家最為顯赫。

王導一門三世為公,謝氏自魏、晉以來,不下九卿。

吳姓士族以顧、陸、朱、張、賀等為代表。

南北士族都廣占田澤,官居要職。

王導僅在鐘山附近就有八十餘頃大約一千一百畝)田地。

號稱“江口之蠹”的大族刁逵有田萬頃,奴婢千人。

東晉末年,謝琨“仍世宰輔,一門兩封,田業十餘處,僮仆千人”。

這些士族之家,爭奪人口,封山占澤,橫行鄉裡,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東晉的士族階層在政治上享有種種特權,他們可以憑借門第資曆,“平流進取,坐至公卿”。

凡出身士族的子弟都可為清流官地位高、俸祿厚,卻又清閒的職務);

而寒門出身的人則隻能居濁流地位低、俸祿少,公務繁雜的職位)。

東晉各級政權為門潤士族所把持,皇帝多為傀儡,“晉主雖有南麵之尊,無總禦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東晉王朝的統治階層大部分是由過江避難的北方僑姓士族與世居江南的南方吳姓士族組成,存在著地域、文化等方麵的差異,他們之間一直相互排擠。

在東晉統治的一百多年中,僑姓士族占據統治的主導地位,而吳姓士族則一直被排斥。

晉元帝年間,北方大臣王導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他在南北士族之間奔走,極力勸說各族修好,但收效甚微。

後來,江南士族也曾多次因為不滿東晉的統治而起來反抗,從而大大地動搖了東晉的統治。

自晉元帝元年317年)至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是東晉發展比較平穩的時期,雖然在此之間也有過一些叛亂,但都被鎮壓下去了。

元帝末年,王導之弟王敦起兵反晉,遭到其兄王導與朝臣的抵抗而未能成功。

其後,雖然桓溫也曾覬覦帝位,但又被王謝兩大家族抵製下去。

385年,東晉重臣謝安病死,晉孝武帝將大權交於其弟司馬道子。

司馬道子與其子司馬元顯把持朝政,他們暴虐無能、大肆剝削人民,使圖謀王位的大族有機可乘。

398年,以桓玄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庾楷等人的聯軍占據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統治被限製在東方的八郡內,從而開始了其衰亡的過程。

從那以後,東晉一朝的權臣們逐漸地走起了下坡路,直到劉裕掌權後又逐漸形成了寒門掌機要的局麵!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天幕:開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知青被藏地窖五年吃肉喝血後重生 陰陽黃泉路 重生高考我的未來全是掛 七五:虎妞為伴,再收個落難大小姐 跨時空之戀與毀滅魔咒 重生:那個人好騷啊 離婚後,渣前夫後悔了 大學哪些事 惡毒向導A爆了:哨兵們請排隊求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