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鴻蒙宗主峰的議事殿內,清晨的陽光透過精美的雕花窗欞,絲絲縷縷地傾灑進來,恰好映照在殿中香爐嫋嫋升騰的青煙之上,仿若一層縹緲繚繞的霧氣。空氣中,昨夜談判失敗所遺留的緊張氛圍尚未消散,凝重與壓抑之感如陰霾般籠罩著整個空間。
劉鎮天穩坐於主位,目光冷峻地掃視著下方眾人,聲音低沉而有力:“異族此番求和,不過是他們的緩兵之計罷了。其真正的意圖,絕非僅僅局限於那一張單薄的條約。”
諸葛無為立於劉鎮天身側,手中正拿著那卷由使者帶回的紅色卷軸,此刻已被展開平鋪在案幾之上。他微微歎息,神情凝重地說道:“從這份文書的用詞譴字到語氣態度,無一不透露著試探與輕蔑。顯然,他們並非真心想要與我們和平共處,而是妄圖借此讓我們放鬆警惕。”
“然而,問題在於,”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緩緩站起身來,嗓音沙啞,“這些年來,我們連年征戰,門下弟子傷亡極為慘重,各類資源也消耗巨大。若繼續如此拖延下去,恐怕我們將會陷入更為艱難的困境之中。”
老者此言一出,殿中不少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同,可見其話語引發了諸多共鳴。
李利珍冷笑一聲,目光直逼老者:“老張頭,你這話聽起來怎麼像是在替異族說話呢?”
老者臉色瞬間微變,正要開口反駁,卻被劉鎮天抬手製止。
“我完全理解大家內心的擔憂。”劉鎮天語氣沉穩,緩緩說道,“但正是因為我們如今身心俱疲,所以才更需保持清醒的頭腦。你們真以為他們是來求和的嗎?實則不然,他們分明是來下戰書的。”
他稍作停頓,目光如炬,言辭犀利:“就在昨日,邊境巡查人員發現了三支潛伏的小隊,而今日便有人帶著所謂的‘求和’文書前來。如此巧合之事,你們覺得可信嗎?”
殿中眾人一時皆沉默不語,無人應答。
劉鎮天接著說道:“異族向來狡猾多端,他們每一次提出的停戰,皆是為了暗中積蓄力量。倘若我們僅僅貪圖這片刻的安寧,最終必將陷入更深的陷阱之中。”
諸葛無為接過話頭,神情嚴肅:“諸位可還記得百年前那場‘紫雲之戰’?當時人族好不容易奪回東嶺,異族便提出休戰十年。結果呢?他們在暗中偷偷集結兵力,最終引發了那場慘絕人寰的‘血月之災’,整整十萬修士在那一役中不幸喪生。”
殿中頓時響起一陣低聲的議論,不少年長者的神色變得黯然神傷,顯然那段慘痛的記憶至今仍曆曆在目,未曾從他們心中淡去。
“所以,”劉鎮天站起身來,目光威嚴地環視全場,“我們必須提前謀劃布局,絕不能再這般被動地應對。”
“那具體該如何應對呢?”另一位長老眉頭緊皺,提出疑問。
“第一,強化情報網絡。”劉鎮天毫不猶豫地回應道,“我們必須做到比敵人更加迅速地知曉他們的一舉一動。”
一名年輕弟子立刻舉手,恭敬說道:“師尊,弟子有個建議。”
劉鎮天看向他,點頭示意其繼續說下去。
“我們可以嘗試煉製一種微型傳訊符,這種符篆體積小巧玲瓏,便於攜帶,而且能夠實現遠程信息傳遞。如此一來,即便我們的探子身處敵營,也能夠及時將重要消息傳遞回來。”
這番話讓殿中眾人眼前為之一亮。
諸葛無為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不錯,這個想法極具價值。倘若能夠成功煉製,必將極大地提升我們的情報傳遞效率。”
劉鎮天微微一笑,問道:“很好,這名弟子叫什麼名字?”
“弟子趙元。”那年輕人趕忙躬身行禮,恭敬答道。
“記住這個名字。”劉鎮天對身旁負責記錄的弟子說道,“此事便由你牽頭負責,從煉器堂調撥充足的資源全力配合。”
趙元激動不已,抱拳行禮,堅定說道:“弟子定當不辱使命!”
接下來的討論圍繞著如何進一步完善情報係統展開,劉鎮天當場果斷下令,在東部山脈、北境荒原以及南域密林分彆設立三個隱秘的聯絡點,並派遣精銳弟子前往駐守。
“第二,”劉鎮天繼續說道,“我們必須加強防禦體係,特彆是對於重點區域的防禦。”
他一揮衣袖,一張巨大的地圖瞬間浮現在半空之中,清晰地標注著各大要塞與防線的分布情況。
“當前我們的兵力較為分散,一旦敵人發動突襲,恐怕很難迅速完成集結。”他指向東部防線,嚴肅說道,“李利珍,你負責這一片區域的防禦工作,我會調撥一批新研發的防禦法寶給你。”
李利珍點頭應下,接過一隻玉匣,打開之後從中取出一件銀色的法器,入手感覺頗為沉重,法器表麵刻滿了繁複的符文。
她眉頭微微一蹙,疑惑道:“這些符文……似乎有些陌生。”
“這是新的陣法融合技術。”劉鎮天解釋道,“此技術融合了大炎大陸的古老銘紋與現代煉器術,威力較之前更為強大,但操控起來也更具難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