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曉時分,晨曦輕柔地灑落於北冥城外的山脊之上。微風輕拂,攜起幾片枯葉,以螺旋之姿,悄然掠過劉鎮天的衣角。此刻,他佇立在礦洞之前,眼神沉穩而深邃,右手下意識地輕輕搭在藏於袖中的九極令上,那九極令正微微顫動,似有某種神秘力量在湧動。
那道符文,猶如跫音回響在他的腦海之中——“歸位非封敵,乃喚汝身。”很明顯,這並非針對敵人的指令,而是一種召喚的信號。
諸葛無為靜立於他的身後,手中羽扇輕搖,聲音沉穩而低緩:“你當真要親自前往?”
劉鎮天並未回頭,語氣堅定地回應:“若我不去,又有誰能來確認這究竟是何種緣由?”
“然而,宗門方才穩定下來,你此刻若離開……”
“正因為宗門初定,才絕不能任由未知的隱患潛藏。”劉鎮天轉過身,目光看向這位追隨自己多年的謀士,“你深知我向來不喜被動等待。”
諸葛無為沉默了片刻,隨後點頭表示認同:“那你打算帶領多少人同行?”
“無需太多,五人便已足夠。”劉鎮天抬手一揮,掌心瞬間浮現出一道淡金色的靈紋,“此乃鴻蒙印記,它不僅能夠屏蔽部分神識的探測,還可作為標記使用,以備不時之需。”
諸葛無為凝視著那在陽光下閃爍微光的靈紋,微微皺眉問道:“你連鴻蒙印記都已準備妥當?”
“謹慎行事,總歸是沒有錯的。”劉鎮天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笑意,“況且,倘若這真的是某種召喚,我並不希望驚動過多的人。”
話音剛落,遠處便傳來一陣腳步聲。趙雲舟、林若塵、李長風與沈墨四人相繼趕到。他們皆是劉鎮天精心挑選的親信弟子,每個人都具備不俗的修為,且各有所長。
趙雲舟性格沉穩,對陣法一道頗有造詣;林若塵雖年紀尚輕,卻心思縝密,洞察力極強;李長風精通機關秘術,在這方麵有著獨特的見解;而沈墨則對古文字研究頗深,有著獨到的見解。
“你們都已明晰此行的目的了嗎?”劉鎮天目光掃視眾人。
四人齊聲回應,聲音洪亮而堅定:“明白!”
“很好。”劉鎮天轉身,望向那幽深的礦洞入口,“我們進去吧。”
一行人隨即踏入礦洞,光線瞬間變得昏暗起來,空氣中彌漫著潮濕且陳舊的氣息。腳下的石階早已布滿斑駁的痕跡,偶爾還能瞧見斷裂的鐵鏈殘骸,仿佛在默默訴說著此地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趙雲舟適時取出一枚夜明珠,夜明珠靈光一閃,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約三丈的範圍。
“這片區域至少已有萬年無人涉足。”李長風蹲下身子,手指輕輕拂過地麵,“觀這些痕跡,似是某種古老封印的殘留。”
“切勿觸碰。”劉鎮天低聲提醒道,“此處的氣息極為古怪。”
果然,隨著眾人深入礦洞,空氣中的壓迫感愈發沉重,仿佛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緊緊注視著他們。即便是向來冷靜沉著的趙雲舟,也不禁下意識地握緊了腰間的短刃。
“師尊。”沈墨突然開口說道,“您覺得這礦洞……是否有可能是某處遺跡的入口?”
“這種可能性很大。”劉鎮天語氣平靜,“但目前我們尚不清楚它究竟通向何處。”
又前行了數百步,前方視野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出現在眾人眼前。四周的石壁上刻滿了奇異的符文,隱隱散發著青色的光芒。空間中央是一座半塌的石台,台上立著一根已然斷裂的柱子,柱身上纏繞著黯淡無光的鎖鏈。
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石台下方一塊嵌入地底的玉碑,玉碑表麵布滿裂痕,但仍能勉強辨認出幾個字跡:
“歸位之門”
“歸位……”林若塵喃喃自語,“難道這便是方才那符文所蘊含的意思?”
劉鎮天緩緩走近玉碑,手掌輕輕觸碰其上,刹那間,一道微弱的波動從碑麵擴散開來,如同一圈圈漣漪,向四周蕩漾開去。
“並非陷阱。”他低聲說道,“而是一種……引導。”
“引導?”趙雲舟眉頭緊皺,“究竟是往何處引導?”
劉鎮天並未回應,而是抬頭望向石台上方那根斷裂的柱子。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似乎回憶起了某些重要的事情。
“這地方……與歸位門有幾分相似。”他緩緩說道,“但其作用,或許並非僅僅是封印。”
就在此時,九極令再次劇烈震動,其強度遠超之前。與此同時,玉碑上的裂痕開始緩緩愈合,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符文也逐漸亮起。
“小心!”李長風低喝一聲,迅速向後退了一步。
劉鎮天卻依舊站在原地,神情專注。他的神識已然完全被那股熟悉的氣息所吸引——那是歸位門留下的印記,但其中又夾雜著另一種力量的痕跡。
“這並非敵人。”他低聲說道,“這是……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