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夫長拓跋杲正得意洋洋地和身邊的將領吹牛打屁,突然看到從峽穀兩側滾落的巨石和燃燒的巨大火籠,嚇得他頓時魂飛魄散。
胯下的戰馬更是驚得發出一陣陣的“唏律律”嘶鳴,兩隻前肢躍起,不停在空中亂蹬。
拓跋杲猝不及防之下,竟被受驚的戰馬從馬背上猛地掀了下來,摔了個灰頭土臉。
他身旁的親衛趕忙把他扶了起來,拓跋杲驚魂未定,抬頭向四周望去,卻看見了令他頭皮發麻的一幕。
隻見兩側高山之上,不斷有巨石滾落,攜帶著巨大的動能,在人群中犁出了一條條血痕,帶走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而一個個猛烈燃燒的巨大火籠從天而降,點燃了鮮卑騎兵身上的羊皮裘,燒得他們紛紛哭爹喊娘地慘嚎了起來。
短短不過一瞬間,不斷有人從馬背上跌落,然後被受驚的戰馬無情地踩成肉泥,一萬鮮卑鐵騎全都陷入了驚慌失措之中。
塔塔拉站在高山上,神色淡然地看著這一切。
兩側四千餘名種花部落的勇士紛紛將沉重的巨石與灌注了火油的巨大火籠,不斷拋向峽穀內紛亂的鮮卑鐵騎之中。
峽穀中血流成河,烈焰焚天,好一片人間煉獄。
塔塔拉的內心之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快意。
這次拓跋族與柯族為首的鮮卑人大舉南侵的消息,正是他那些被鮮卑人擄去的族人,冒險前來報知他的。
數年前那場幾乎將他塔塔一族徹底毀滅的災難,罪魁禍首正是拓跋族與柯族。
這份刻骨銘心的血海深仇,時時刻刻都在煎熬著塔塔拉的靈魂。
起初,關羽麾下的將官們對於鮮卑人南下還存有疑慮。
然而,塔塔拉卻以自身性命為賭注,向眾人保證了鮮卑人南侵之事的真實性。
關羽在深思熟慮後,決定寧可信其有。
與此同時,他派遣出無數探子,渡過波濤洶湧的黃河,深入鮮卑拓跋族與柯族腹地,搜集情報。
這些探子們曆經艱險,最終帶著鮮卑人南侵的確切消息返了回來。
關羽當機立斷,立即派遣使者傳書美稷城,報告了鮮卑人即將南下這一驚天消息。
而戲誌才在得知消息後,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迅速調集了五千精騎,由猛將典韋率領前去增援,加強北方戰區的防禦力量。
同時,他還將這一份緊急情報傳達給了正在平定城的劉昆,催促他即刻回援。
但劉昆已經去了勾頭羌,所以程普得到消息之後,也是大驚失色。
他不再遲疑,便迅速帶著五千騎兵,來到了勾頭羌。
所以,這才有了劉昆率領三萬大軍回歸美稷城一事。
當戲誌才見到劉昆的那一刻,他心中緊繃的弦終於鬆懈下來,身子緩緩軟倒。
劉昆大驚,這還得了?連忙上前攙扶住即將倒地的戲誌才。
他一臉驚惶地朝一旁的高進喊道:“阿進,快去請醫者,要快!”
劉昆向來都很鎮定,當初以六千人挑動數萬匈奴人內鬥都麵不改色。
但今天,他看到戲誌才就要倒下的時候,他第一次慌了!
戲誌才虛弱地擺了擺手,用沙啞的聲音說道:“聖主,不必驚慌。某不過是幾天不眠不休,勞累過度罷了。”
是啊,鮮卑人八萬鐵騎南下,而北方戰區關羽僅有區區一萬二千人。
即使加上緊急調過去的支援的典韋五千人馬,也僅有區區一萬七千人。
種花部落雖然有七萬餘人,但奈何地盤太大,能拿得出來的機動兵力並不多。
高順一萬人駐守定襄郡的善無城,張遼六千人駐守雁門中部的長城口,都是前線,絕不能動。
唯有南方的徐榮,兵力已飆升至三萬人。
但南北相距太過遙遠,遠水難以解近渴。
平定城僅有一萬人,劉昆隻從美稷城帶了兩千精騎過去。
憑這一萬二千人想要掃平白水羌、黑木羌、勾頭羌,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令戲誌才喜出望外的是,劉昆不僅順利平定了三羌之亂,還帶回三萬鐵騎,局勢瞬間逆轉。
五萬騎兵對陣鮮卑人八萬鐵騎,還有地理優勢,此戰必定勝利!
智謀超群的戲誌才心中也不禁讚歎,劉昆真乃天縱奇才,命世之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