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外征戰三年,從西邊的海域邊又打到更北,又打到更東邊,都擴大到北極圈,氣溫極低,非常的冷,人煙罕至連皇帝都有些嫌棄這個破地方,管也難管。
皇帝讓夏采苓安排人探查一下這裡有沒有能掙錢的東西,而皇帝班師回朝了。
皇帝心情很爽,實在是太爽了,大軍所過之地無不臣服!
皇帝有些驕傲!
他回到京城的時候,京城的百姓自發地出來迎接皇帝,太子也帶著文武百官出到城門外邊去跪迎!
這三年的時間,皇帝在外邊開疆拓土,而皇帝手下的內庫生意做的遍布大江南北,源源不斷的這些財富全部用來支持軍費開銷。
皇帝能夠出去打仗,皇帝滿意了。
國庫減少了一項軍費支出,戶部滿意了。
太子監國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不與民爭利,甚至還鼓勵農耕勸課農桑,降低賦稅,百姓滿意了!
皇帝讓夏采苓經商,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鼓勵經商,提高了商人的一些地位,再加上版圖擴大了跟其他地方的商業往來也頻繁了,掙得也多了大越朝的經濟達到了一個頂峰!
京城成為這個時期個地球上邊最繁華的城市!
大越的財政收入也漲漲漲!
也就是說僅僅三年的時間,版圖擴大了,國家興旺了,百姓富足了!一切都欣欣向榮,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皇帝一回來給皇帝送請安折子,為皇帝歌功頌德的那些折子源源不斷地送上來,看得皇帝樂開了花!
皇帝心情開心,也嘉獎了太子,覺得太子監國有力給他穩住了大後方,讓他在前邊開疆拓土。
太子不敢居功,皇帝一回來就把所有的權利都交還給皇帝,1分鐘都不帶猶豫的,絲毫沒有貪權的想法,而且朝堂之上還是皇帝離開時候的格局,太子一個自己人都沒有破格提拔,讓皇帝很滿意。
果然禦弟指點得對!
跟皇帝事事順心比起來夏采苓就糟心多了。
她一回宮就被整個後宮裡邊的嬪妃給對付了!
誰讓她是唯一一直陪伴在皇帝身邊的,大家都覺得這三年她算是獨寵了!皇帝偏心!好不容易皇帝回京城了,後宮裡邊的嬪妃肯定是使出了洪荒之力想要見到皇帝的!
不爭就是傻!
夏采苓都已經得皇帝獨寵三年了,現在就應該把皇帝讓給他們!
整個後宮也許不和諧,但是整個後宮在麵對夏采苓的時候都排擠她,下意識地要把它給踩下去,她的獨寵讓大家眼紅!
夏采苓一回後宮針對她的那些事情就應接不暇,疲於宮鬥,再見自己兒子的時候,孩子都已經3歲了,三年沒得見一點都不親她。
夏采苓想要教教兒子在皇宮裡邊活下去的人情世故,教教他心裡要懷揣理想要有謀略,可惜3歲的兒子天天就知道天地君親師。
一開口全是大道理!
夏采苓抓狂!
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
該死的宮學夫子們把他兒子都教成一個呆頭呆腦的書呆子了!
三年的時間,夏采苓皇帝掙了那麼多的錢,皇帝心裡沒她一點地位!跟自己兒子骨肉分離!自己除了累到了錢沒有拿到,錢也沒有摸到!兒子也不親,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