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罕見的失眠了。
他閉目養神盤點著這個封建王朝的記憶。
原主的享樂之風,就是從新納了的這位寧詩妍開始的。
46歲的原主,30歲登基,勵精圖治,知人善任,短短16年的時間就讓大周達到了鼎盛的時期。
之前的他像是老黃牛一樣,每天不是在處理國事,就是在處理國事的路上。
後宮裡的嬪妃一半是當初他還是皇子的時候他父皇母妃給他賜的或者是他為了拉攏那些大臣勢力而娶的,另一半則是他登基之後唯一一次大選,為了平衡朝堂的勢力納的。
皇後是當初他父皇賜的原配王氏,登基後原主對後宮簡單粗暴,誰生了兒子就封妃。
目前有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太子是皇後生的嫡長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分彆是七位妃子所生。
而生了女兒的就封為嬪。
有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六公主,七公主分彆是7位嬪所生。
李昱一穿越就直接有8個兒子,7個女兒,壓力山大啊。
李昱今晚剛臨幸的這位寧詩妍是沒落寧國公世子的嫡幼女,年芳二八。
第一代寧國公本是隨著開國皇帝打下江山的開國功臣,憑著對皇帝的救命之恩得了世襲的寧國公之位。
可惜後代不爭氣,一代比一代沒落,到了這一代的寧國公家裡除了這寧國公的名頭早就已經是破落戶了。
老寧國公去世了之後,如今的這位寧國公世子想要承接自己父親寧國公的位置,他上書的折子到吏部之後等了幾個月都沒能等到皇帝的聖旨。
寧國公世子抓瞎。
他要錢沒錢,朝中要人也沒人願意搭理他,他四處奔跑可他的爵位就是一直不下來。
寧國公世子不得其法,終於有人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把女兒送給皇帝做妃子。
皇帝自從登基之後就選過一次妃子就再也沒有大選過了,皇帝厲行節儉,要省了這些選秀的錢。
剛開始確實有大臣勸諫,皇帝當時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還運作了一下這事情或殺或發落了一批大臣,從那之後皇帝就掌握了實權,而從那之後4年一屆的選秀規則也隨之暫停。
十幾年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各位皇子的年齡都漸漸成長起來了,朝堂上邊新上來的這些勢力也有些蠢蠢欲動。
自己有能力能夠得到皇帝的賞識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自己家裡邊有一位嬪妃能夠及時覺察到陛下的想法和動態的話,那對於家族來說那是一本萬利的好事。
更何況皇帝這些年把精力都放在治國之上,很少去後宮,王皇後又是一位賢良淑德的人,整個後宮的風氣很正。
現在的皇帝幾乎去每一位嬪妃那裡的時間都是平分的,從現在的後宮的嬪妃人手一個孩子就能看出來,個個有孩子個個位分也高。
有孩子跟沒孩子自然是不一樣的,有了皇子或者是公主之後,大家都能明顯感覺到皇帝對那些皇子公主的外家都有所照顧。
大家都眼紅啊,所以就想著把自己家的女兒,孫女送進皇宮裡邊去,這可是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