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賺,羅文婧沒道理不答應。
當下就答應了劉紅梅,替她織一件毛衣。
隻不過她要的樣子複雜。
還要周身環繞複雜的方格形圖案,加上還要趕工。
所以收了二十五塊錢的手工費。
劉紅梅大氣的很,一點也不覺得貴。
還說隻要衣服合她心意,再加五元也無妨。
另外她也看上萬民霞的手套,表示也要一雙手套。
照樣是提供毛線,收了五元錢的手工費。
之後,羅文婧借著聊天的機會,跟兩姐妹打聽了落實私人經營的事情。
果然跟她想的一樣。
相關的文件已經在某些大城市裡下發了。
清水縣城隻不過是聽到了風聲。
真正的落實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晚上徐母回來後,也跟她說起廠裡人想跟她買手套的事情。
其中一個就是上次借給她自行車的人。
羅文婧答應了,而且還少要了一塊錢。
也有一些心靈手巧的自己去織。
但也隻能模仿個大概。
羅文婧的那些針法和圖案可沒有那麼容易模仿。
“文婧啊,沒想到你手這麼巧,居然會織毛衣,織手套。”
得知她兩天的功夫已經靠織毛衣賺了六七十塊手工費,徐母都激動壞了。
“媽呀,文婧,你這也太厲害了,兩天就賺了我們兩個月的工資。”
羅文婧笑,心想這算什麼呀?
到了海州,她招兵買馬,請人幫她乾。
彆說一天幾十,一天賺幾百幾千幾萬,都有可能。
見徐母有些躍躍欲試的意思,羅文婧便教她,兩人一起織。
徐母在紡織廠上班,常年跟毛線打交道,手指靈活得很。
一開始針法有點歪斜,徐母直接拆了重新來。
搞到第三次的時候,已經有模有樣了。
有些針法出錯的,羅文婧指點了一下,馬上就搞定了。
婆媳倆抱著毛線一邊說話,一邊織毛衣,也是其樂融融。
想到要不了多久國有企業就會迎來一個下崗潮流。
像徐母和徐父這樣的基礎工人指定是要被淘汰掉的。
她乾脆把跟萬民霞那裡落實的消息說了,勸說徐母將來開一個店子賣毛線,順便搞編織。
“這可是一門手藝,不管什麼時候,人總是要穿衣服的吧,隻要穿衣服,靠織毛衣就可以賺錢。”
徐母也同意這個觀點,隻不過她現在還上著班,讓她出來做生意,難免有點不適應。
羅文婧也不著急,反正等她們下崗了之後,自然就會記得她說過的這些話。
這樣想著,羅文婧乾脆把怎麼鉤織各種小動物和花花草草都教給了徐母。
沒想到徐母的天賦極高,好像天生就做這事的。
不但一說就會,而且還可以舉一反三。
特彆是她織的小猴子,靈動可愛,活靈活現。
直接把羅文婧的都給比下去了。
“媽,真正的巧手是您啊!”
她直接拿了兩個,給自己的鑰匙扣綁上了。
結果給劉紅梅送毛衣和手套的時候,不知怎麼的,就被她發現了這隻猴子的存在。
這下好了,供銷社裡的所有員工都要跟她買這個猴子。
因為那一年剛好是個猴年。
最後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她和徐母織了多少個猴子不記得了,但光靠這個,兩人就賺了近兩百塊錢。
另外,城南供銷社和城北供銷社的員工有一半在她手上織了毛衣。
光萬民霞和劉紅梅兩人,不但給自己織,還給自己家人父母織。
結果到臨近年關的時候,她光織毛衣的手工費就賺了五百多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