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完整整的逛了一遍,白也三人在軍艦上拍照留念,下船回望,樊明誌忍不住流下熱淚,感慨萬千。
“當年我們國家落後,造什麼都要被彆人卡脖子,這也不給我們,那也賣給我們,就怕我們超越他們。”
“一個個的淨等著看咱們的笑話。”
“現在好了,咱們現在腰杆子硬了,有了好東西也不用躲躲藏藏,大大方方亮出來,不怕他們學了去。”
“國家強大,咱們才能過上安穩的好日子,白也,你要牢記,科技永遠是第一生產力。”
“以前是誰掌握了能源誰最牛,以後,誰掌握了尖端科技,誰便掌握了話語權。”
“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人類的未來不止是地球,還有星辰大海……”
“未來是屬於你們年輕的人。”
“你懂了嗎?”
樊明誌拍拍白也的肩膀語重心長道。
喂!
你這個老頭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啊!
感慨歸感慨。
一言不合將整個宇宙星辰的責任壓在我一個六歲小孩的肩膀上合適嗎?
吐槽歸吐槽。
白也內心對樊明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以前,樊明誌在他心中是個神神秘秘倔強的小老頭。
這一刻。
白也不再這麼想。
誰說年輕人的思想一定要比年長的人更潮更激進?
這本來就是一道悖論題。
思想的高度取決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而不是鍵盤,大多數年輕人信息爆炸的網絡上拾人牙慧,久而久之形成思維固化,認為年長的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
往往。
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廣泛流傳的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不過是老一輩玩剩下的,隻是他們還來不及實現就已經老了。
樊明誌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我知道了。”
白也乖巧的點點頭。
樊明誌的想法和白也的想法完美契合,他未來的想法同樣是征服星辰大海。
一老一小,相隔半個世紀,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夢想。
白也覺得自己很幸運,他決定日後一定好好對待樊明誌,少叫兩聲徒弟。
……
自媒體時代流量為王。
聰明的營銷號在短短的半個小時後便把剛才的直播畫麵切片放在網絡上,並打上炸裂的標題。
【稚子問核。】
一經發出迅速被網友瘋狂轉發評論,短時間內衝上熱搜第一,瞬間成為各大網絡平台的今日話題。
網友們看到無不被白也的驚天言論給震驚,紛紛在視頻底下評論。
【好一個稚子問核,今年的又一個成語。】
【什麼保守派什麼激進派,在少壯派麵前全是頑固派。】
【新腦子就是好用,我這舊腦子太保守了。】
【冷知識,東大國人均核彈持有量不足一枚。】
【出核日當無,漢敵核下屠。】
【樓上,這題我也會,大蘑菇煙直,常核落日圓。】
【小核才露尖尖角,早有氫艇立上頭,借問核彈何有有,稚童遙指東瀛桑。】
【樓上好文采,給跪了,當年先生退出文壇我是極力反對的。】
一時間。
評論全是網友在作詩……
遠在萬裡之外的玉泉池,黃晁在陳院長的書房裡一邊喝茶一邊手談。
今天國慶日,難得休沐一天,陳院長破天荒的主動邀請黃晁到家中做客。
出人意料的舉動讓黃晁受寵若驚。
“老黃,看今天國內的新聞了嗎?”
陳院長手持黑子,盯著棋盤問。
“陳院長指的是白也?”
黃晁反應極快,瞬間明白陳院長找他來是問白也的事。
陳院長的話聽起來很含糊,實則已經問得很明白。
國內的新聞,反之和國外無關,今天的新聞,一定是眾所周知最大的話題。
而且這條新聞必須是和自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