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等人。
淤血越早清除越好。
翌日。
老院長再次推進手術室。
這次主刀醫生換成了年輕的郎修。
並且。
他拒絕了專家團的圍觀,隻帶上他搖來的助手二人,三人帶著七八個護士關上手術室的大門,把一群白大褂專家晾在走廊。
氣人是真的氣人。
無奈也是真的無奈。
誰讓自己當時慫了呢?
換位思考,郎修心裡有氣很合理,此時,他們隻能乾瞪眼,這趟怕是要白忙活了,多好的機會呀,可惜一點功勞撈不到。
白也同樣坐在走廊裡。
他和那些人不同,他們是想進去而不得進,白也是想不來陳院長非把他按在這兒。
他懂陳院長的意思。
鬼門十三針他已經向陳院長解釋得非常清楚,為什麼叫鬼門?粗淺理解,就是鬼門關的意思。
起死、回生、鎮魂、驅邪、破夢……
哪一個不是鬼神之詞?
它的作用更像是和閻王爺掰手腕,鬼門關裡搶人,給將死之人提一口氣,類似於西醫注射的腎上腺素之類的藥物。
邪乎得很。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陳院長做事滴水不漏,把白也放在這裡,是最後的防線。
一進去就是兩個小時。
陳言此時也在走廊,站在窗前看著外麵的山桃樹,是思考也是在掩蓋心中的焦慮。
此時節山桃花正盛開,美豔絕倫。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人總歸是要老去,花開花落,化作春泥更護花……”
他輕聲感慨。
像是在說老院長,又像是在說自己。
白也聽了一耳朵,笑笑不說話,老一輩的文化文平普遍很高,不是那種應試教育的高,而是內在的文化素養極高。
大家都在忙,自己無所事事太尷尬,白也拿了一個小本子畫《長津湖》的分鏡。
拍電影不是說有劇本就行的,分鏡同樣最重要。
劇本其實和小說的形態大差不差!
最大的不同是劇本不能像小說一樣水字數。點名批評那誰誰誰誰誰誰)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作為導演。
想讓全劇組的人,包括演員、攝像、化妝、場記、布景、道具等等所有人理解你的想法,最簡單的辦法是什麼?
當然就是具象化!
把文字變成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除了電影,最直觀的載體是什麼?
當然就是分鏡了。
你可以理解分鏡是一個個畫出來還不會動的鏡頭,把所有的分鏡組合起來,它就是一部定格動畫。
有了分鏡。
演員知道站位,知道用什麼表情和動作,攝像知道用特寫還是全景,是拍臉還是拍熊還是拍腿……
就在歲月靜好,所有人盯著手術大門翹首以盼之時,手術室頂上的燈終於熄滅,電動門打開,郎修雄赳赳氣昂昂出現在門口。
他脫下口罩,臉上儘是得意:“手術很成功,剩下的淤血我已經全部清乾淨。”
“老院長隨時都有可能醒來。”
後生可畏!
從海外吸飽了墨水回來就是不一樣。
還真讓他成了,在陳院長麵前大大的露麵,日後,這小子能在國內打橫著走。
一時間。
一群白大褂眼神中流出羨慕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