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魏子昊的大氣磅礴,鬆下庫的眉毛幾乎飛進發際線:
"十斤糧食換聲喝彩?
那些支那賤民怕是能把天皇畫像都啃乾淨!"
“所以要分兩次給。”
德川的指甲在"南京路"劃出凹痕,"先發3斤當魚餌,剩下的…"
他忽然抓起茶杯潑向地圖,茶水順著紋路汩汩流下,
"得等他們站滿街道,喊啞嗓子後再發。"
“好,我去安排。
對了,糧食從哪裡買?”
"先找你們的大阪老鄉吧,不夠再從石井商行購買。"
德川突然收斂笑意,手指敲在賬本上。
"買一百萬斤高粱麵,不摻沙的那種。"
這時期的高粱麵大概在五毛錢一斤,一百萬斤就差不多把募捐來的資金用完了。
不過想到那麼多民眾因此飽腹,應該可以減少許多人被餓死吧!
自從被日軍占領滬市後,這座繁華的城市瞬間陷入黑暗與混亂之中。
街道上一片狼藉,民眾民不聊生,餓殍遍地。
曾經熱鬨的市井,如今彌漫著絕望的氣息。
英法租界內的人還好些,畢竟都是稍有家產的人。
公共租界和日租界內的民眾就深受其害,簡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隨著魏子昊領糧的告示張貼出去,大街小巷引起巨大的波瀾。
“發糧食?這群日本鬼子不搶老百姓糧食就謝天謝地。
還發糧食?想屁吃呢!”
一個老人看著告示,嗤笑一聲,滿臉不屑地對身旁的人說道。
旁邊的中年男子也搖頭,唉聲歎氣的道:
“大家回家枕頭墊高一點,夢裡啥都有。
這年頭,哪有這麼好的事兒。”
周圍的人紛紛點頭,大家都對這告示內容持懷疑態度。
畢竟在他們的認知裡,日軍帶來的隻有災難和殺戮。
魏子昊似乎並不在意民眾的質疑,他在南京路沿途征用商鋪,設置有十個發放點。
鬆下庫的大阪老鄉很給力,30萬斤高粱麵已經運到。
商鋪裡糧食堆積如山,可門口的發放點卻冷冷清清,沒人敢來。
就在這時,一個抱著餓得奄奄一息孩子的婦人,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
她猶豫了許久,終於鼓起勇氣,一步一步地朝著領糧的攤子前走去。
“太君,求求您,給點吃的吧,我的孩子快餓死了。”
婦人的聲音帶著哭腔,她顫抖著雙手,眼中滿是期待。
負責發放糧食的憲兵看向魏子昊,魏子昊微微點頭。
“領糧食可以,但要在下個月3號這天站街邊歡迎皇軍入城。
到時候用力歡呼,結束後還可以領7斤糧食。”
“這......”
婦人遲疑著,又低頭看了看餓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咬牙道:
“好,可以。”
“那就在這簽字,按手印!”
“好,好,我簽!”
隨著手印按好,士兵便從糧袋裡稱出三斤高粱麵遞到婦人手中。
婦人看著金黃的高粱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雙手接過,淚水奪眶而出:
“謝謝太君,謝謝太君!”
“這個條子收好,等結束再來領7斤。”
“好好好!”
這一幕被不遠處觀望的人們看到,人群瞬間嘩然。
“真的發糧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