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言?區區倭人蠻夷之輩,竟敢如此?
你們幾位認為當如何處置?”
聽到趙德言這個名字,本來不是很在意的李世民,瞬間臉色就冷了下來詢問道。
至於懷疑這件事情,是不是有人栽贓倭國。
李世民壓根就沒想過。
畢竟眼前的這幾個人,就不太可能搞一起去。
房玄齡,杜如晦,唐儉三人有可能一起合作,但魏征絕對不可能乾這事。
再說了,這四人和倭國無冤無仇的,怎麼可能去栽贓倭國嘛。
所以李世民想到的就是倭國狼子野心了。
“陛下,臣以為應當嚴懲倭國,以此威懾其餘藩國。”
房玄齡開口道。
“不妥,陛下,倭國距大唐太遠,大唐如今人口尚未恢複,又有突厥虎視眈眈,不能因一時意氣,興兵遠征呐。”
魏征連忙反駁道。
聽到魏征這話,李世民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
到不是不認可魏征的話,而是他還沒同意房玄齡呢,你要說就說房玄齡啊!
說教他這個皇帝乾什麼?
“陛下,臣以為不可遠征,當今之際,我大唐因以突厥為主。
不能為了這區區倭國之事,而舍本逐末。
且倭國如此行事,也不過就是陰謀,若依此出師,也無名分。”
陸遠這時候開口說道。
“那鴻臚卿的意思是,這事情就不管了?”
房玄齡看向陸遠問道。
“區區蠻夷之國,如此挑釁上邦,定要有懲戒。”
魏征也開口道。
他雖然有時候迂腐了點,但魏征可是正統儒家一派。
正統儒家可不講什麼以德報怨。
除非有什麼極大收益,埋雷的時候會以德報怨。
不然的話,那就是以直報怨,你敢背後陰我,我就敢拿箭射你,君子六藝了解一下。
............
“鴻臚卿,把話說完。”
李世民也看向陸遠道。
“陛下,昔年大漢之際,樓蘭龜茲兩國,暗中勾結匈奴。
大漢遣傅介子入兩國,訓誡兩國國君。
兩國不聽,後大漢又遣傅介子入樓蘭,殺樓蘭王,懸其首於北闕,以此警示西域諸國。
臣不才,願效先賢,出使倭國,麵斥其君。
若其不聽,臣定斬其首,獻與陛下。
若是臣下不幸身死,還請陛下莫要急於興兵,待大唐盛世之際,再言出師不晚。”
陸遠起身,行禮請使道。
“這.........”
聽到陸遠這話,在場之人都愣住了。
“朕準了,你要什麼儘管提。”
沉默片刻之後,李世民開口道。
“陛下,臣請玄甲衛一百。”
陸遠連忙開口道。
“準。”
李世民點了點頭。
“那臣下先行告辭,家中尚有些許事務。”
陸遠再行一禮道。
“茂約,明日我在太極池,為你設宴餞行。”
陸遠剛轉身欲要離開之際,李世民突然叫住了他。
甚至說話的時候,沒有稱陸遠的官職,連朕這個字都沒用了。
“多謝陛下,臣一定赴宴。”
陸遠應了一聲,而後退了出去。
“成了。
唉,可惜了,這次沒有力能舉鼎的天賦在身。
不過有一百玄甲軍在側,對付這年頭的小鬼子,應該夠用了。”
出了宮之後,陸遠呼出一口氣,臉上笑意很濃。
............
“好好好,這次的直播,我得跪著看了,義父好樣的!”
“雖然要改變曆史,降低評分,但是能打小鬼子,這評分少點就少點吧,無所謂的。”
“可惜這倭國在古代的背景下,離大唐太遠了,義父這次過去有點危險,不然的話.........”
“不然的話,倭國這種地方早就咱們神州收了,那麼多礦,古代哪個朝代不想要?”
“真是地緣救了這群狗東西,現在他們還一個個嫌棄自己那破島。
若是他們沒活在那破島上,這個民族早成冥族了。”
“我大抵是知道義父對唐奇說了些什麼了。”
“義父:我想扮演漢使。
未知存在:這次是唐使。
義父: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當漢使。
你不讓我當漢使,那我就隻能把唐使變成漢使了!
漢使,是爭取來的!”
“漢使是真上頭啊!”
“廢話,要是咱們出使他國,也能跟漢使一樣的話。
那哪怕他要求高考考滿分,我也得去試試,沒考上就複讀,實在考不上的話,當個使團隨從也好啊!這漢使誰不想當?”
“放心,要不了多久,咱們就能和大漢一樣,威壓四方了!”
“嗯......我尋思,咱們神州四方,好像已經被壓住了呀!”
“周圍的國家,一個個都不給神州上貢,這叫哪門子威壓四方?”
............
碼字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這新劇情,上午做的細綱全用不了,今天少了,先發三千,後麵在寫。)
喜歡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請大家收藏:()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