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四月底。
陸遠帶著倭王的首級,終於回到闊彆近了將近一年的長安。
李世民為了迎接他這個使者,更是擺駕出城相迎,可謂是給足了陸遠麵子。
當然,這也是大唐的麵子。
畢竟此時的大唐,還不是那個到處滅國的大唐。
陸遠這一趟出去,算是極大的提升了大唐的威嚴。
藩國相欺,遣使萬裡誅王。
這可是大漢才有的牌麵,今天大唐也做到了,由不得李世民不重視。
不過也是陸遠的時間選得好。
若是再過半年,等長安舞王入了長安。
大唐開啟了滅國模式之後,那他提一個小小的倭王腦袋回來,肯定不會有這種待遇。
.............
與此同時,突厥那邊,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雙方,也發生了不少的小規模對戰。
雖然雙方都還算克製,畢竟大唐在邊上嘛。
頡利和突利就是再敵對,也不想讓大唐撿便宜。
但草原上的火藥味,卻日漸濃鬱,雙方隨時都有爆發大戰的可能。
時間一點點過去,轉眼便入秋了。
大唐開始了秋收。
草原開始了大戰。
頡利是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可汗,頡利大軍出動,朝我們來了。”
這日,突利可汗的營帳之中,突然一個小兵前來彙報道。
“什麼?”
“頡利這是真要內鬥嗎?他就不怕大唐出兵草原?”
“大唐現在忙著秋收呢,所有兵力都處於防備狀態,不可能出兵乾預草原的。”
“那現在怎麼辦?難道真和頡利拚了?”
“拚也拚不過啊!頡利的兵力比我們多,馬匹比我們多,箭矢也比我們多,我們大不了的。”
“頡利想要我們死,不如我們乾脆投大唐算了。”
“投大唐,不行不行,我們是草原的雄鷹,怎麼能投大唐?”
“哼,還雄鷹,去年要不是大唐不計前嫌,出糧相救。
你就屍體都喂鷹了。
再說大唐有什麼不好的?”
“對,頡利想要我們死,大唐救了我們,我讚成投大唐。”
“可汗,是拚,是投,您說怎麼辦?”
大帳中的幾個草原部落首領聽到這消息後,瞬間炸了鍋,結果沒多久,六個草原首領的意見基本就統一了,投大唐。
“投大唐?那也看人家要不要我們啊!”
突利歎息一聲道。